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0050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0050共有1264項結果
ETF

0050、00850、00692、00923...一表比較「三代市值型台股ETF」:績效股利率雙冠王是它

所謂的「市值型」ETF,顧名思義就是用市值來決定權重。記得在20年前台灣推出第一代的ETF,當時的觀念是「市值越大就越好」,所以0050就是挑選台股市值前50大企業。但是,市值越大就越賺錢嗎?股利就越高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所以,單純用市值最大、預測股利率選股的0050跟0056,只能稱作是第一代的ETF。

日期:2023-08-04

台股

40歲存股100萬,65歲退休月領5萬!達人1招無痛滾出千萬養老金:本金不用多、股息花到老

一個月就有5萬以上的被動收入,這應該很好過活了,而且這些股息還能不斷抗通膨成長,這一切都來自40歲所投入100萬的統一(1216) 股票,這不是很划算嗎?而且你也不用擔心高齡化,因為活越久股息成長越多,就有花不完的錢了...

日期:2023-08-01

台股

0056、00878、兆豐金...從高股息ETF到金控股,存股存成飆股該不該賣?艾蜜莉:判斷重點在2件事

0056今天24日順利填息!從7/18除息後到今天,只花短短5個交易日而已,太厲害了!

日期:2023-07-28

ETF

不是所有ETF都適合存股!投資達人點名:除了台灣50反一(00632R),這5檔ETF也不推薦長期持有

台灣在近幾年新發行的ETF 數量如雨後春筍,而且很多是追求高股息與季配息的多因子ETF,但也有些是追求當下流行產業的ETF,包括5G、電動車、生技、綠能等,進一步探討所有ETF 都適合存股嗎?適合存股的ETF 盡量要分散產業,不要將績效與風險集中在單一產業、甚至是國家或地區,所以部分ETF 並不適合長期持有,且需要時常關注其相關動態,以下列舉出幾個我特別不建議當存股的ETF。

日期:2023-07-27

ETF

土木工程師辭掉鐵飯碗、32歲提早退休:他如何養活一家四口,不上班也年薪百萬、還累積千萬資產?

編按:《一線投資法》作者梁展嘉從名校畢業後,邁向職場精英之路,成為一名土木工程師。歷經10年上班生涯、5次自我檢視後,他放棄人人稱羨的洋飯碗、辭掉安穩度日的鐵飯碗,走向「全職交易+在家奶爸」的第二人生。到底他是怎麼從一個績效浮浮沉沉的韭菜,成為一個年年打敗大盤、靠投資養活一家四口,還能累積八位數身價的專業散戶?

日期:2023-07-26

退休

如何才能提早退休?月薪32K小美工40歲財富自由:0050存股4步驟放大資本、年領300萬養老金

身為專職投資人,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先送小孩上學。因為我的投資方式是以長期投資為主,不需要每天盯盤,因此會把上午的時間用來看書,下午則是我的工作時間,包含研究股票、寫文章等,如果當天工作順利,我會趁接小孩回家前去運動一下。

日期:2023-07-26

理財

00878不是存股怎賣了?他對帳單一攤開...7位數股利提前到手 「高歌離席」驚呆一票人:等下波再撿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跟上AI浪潮,股價近期不斷攀升,7/21收盤價21.61元,讓不少存股族面臨該買還是賣了的問題。一名原本打算想單存領股息的網友,透露思考過後決定先獲利了結,沒想到對帳單一攤開,總損益數字讓許多人瞠目結舌。

日期:2023-07-22

ETF

想存股只會買0050、006208太可惜!林奇芬:這2檔中小型ETF近5年報酬率遠勝台灣50

台股ETF搜尋排行榜,總是被「高股息」佔據,投資人只偏愛配息,卻忽略了股價上漲的獲利潛力。想要搭上長期成長列車,除了追蹤大盤指數的0050、006208之外,其實還有多檔ETF,短中長期表現優異,但卻被投資人忽視,ETF規模小、成交量小,卻仍默默幫投資人賺錢。如果你也懂得慧眼識英雄,或許他們也有機會從冷板凳翻身成英雄。

日期:2023-07-20

ETF

打敗0056、00878!一張表看18檔高股息ETF總報酬排行:績效黑馬竟是這1檔「ETF存股致富2大關鍵」

七月份的台股大事不少,有人說是美股Fed準備升息,也有人說是財報自結數公告,不過我猜想大多數的定存族投資朋友,最關心的應該是7/18的ETF除息大秀。

日期:2023-07-19

台股

臉友最愛問「可以進場」嗎?施昇輝:「這二種人」千萬別進場

編按:存股族年中發紅包囉!7月合計有18檔ETF除息,其中首度季配息的元大高股息(0056)、半年配的元大臺灣50(0050)等15檔ETF將同步在7月18日除息,若想搭上除息列車,投資人最後買進日為7月17日(周一),股息將在8月11日入袋。其中,0050將配發1.8元,0056則配發1元,激勵股價來到今年高點,這時間還能買0050、0056嗎?對此,樂活大叔施昇輝認為,平衡型的投資人可以在大盤日K<20的時候,考慮買進0050,即使沒賺到價差,每年還能領到股息。而若是保守型的投資人,只想每年穩定「領股息」,那麼應將投資時間拉長,而非等到除息前才買。(原文刊載於2021/7/2,更新時間為2023/7/14)

日期:2023-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