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到一篇報導,標題是「疫情虧掉1800萬,42歲的他後悔提早退休」,大意是一位34歲的年輕人準備了300萬美元(約合台幣9000萬元)之後退休,靠被動收入過活,結果8年後遇到2020年的疫情,資產損失了60萬美元(約合台幣1800萬元),因此後悔了。文章的最後塞了一段專家的話,要大家多存一點緊急資金,好避免將股票賣在低點。
日期:2020-05-12
上週五,美國的經濟數據和股市表現徹底分裂了。美國失業率爆出自從數據成立以來的最高值,逾2000萬人一夜間失去了工作,美股卻升了。市場認為最壞時間已經過去,打起經濟重啓算盤,期待聯準會(Fed)和白宮進一步刺激措施,股票在經濟災難中升起。
日期:2020-05-09
週四 (7 日) 白宮發表聲明,美國總統川普身邊的一名海軍貼身助理,其新冠病毒 (COVID-19) 檢測結果呈陽性反應,此消息再度讓外界聚焦川普的健康狀況。
日期:2020-05-08
股市持續出現漲幅已大,看回不回的格局。分析師說:美企獲利重摔,本益比仍高,美股回跌10-15%不意外。但是事實是,股價持續上漲。看樣子,空單沒死光之前,加足馬力的股市仍將續漲。
日期:2020-05-07
美國經濟受新冠疫情衝擊,第1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增年率萎縮4.8%,六周累計逾3,000萬人失業,但美股道瓊和標普500指數4月漲幅卻是1987年來最大。經濟與股市表現嚴重脫鉤,究竟是怎麼回事?
日期:2020-05-07
儘管「小非農」美國 ADP 就業數據銳減 2023.6 萬,創史上最大跌幅, 週三 (6日) 在美國總統川普敦促重啟經濟的背景下,催動美股早盤開高。
日期:2020-05-07
前兩天有位投資人跑來問我?在電視上看了一個節目,節目中的3個專家來賓都認為,這波台股的反彈是典型的逃命波,怎麼辦?應該要逃命了嗎?
日期:2020-05-06
股市經歷了一場信用收縮所帶來的暴風驟雨之後,四月份迎來了1987年股災後最大的單月反彈,然後在五月份第一天摔了一個大馬趴,跌掉了四月最後一周的所有進賬。
日期:2020-05-03
台灣時間 4 / 29(四)凌晨 2:00 聯準會舉行利率決議,這是今年疫情爆發以來,聯準會進行一連串緊急降息、購債以及流動性措施後,首次正式會議,備受市場關注,本文提出三大重點解析:
日期:20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