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社團看到因為某些族群表現不亮眼,因此投資人有些失望,甚至在別的網站看到「00XXX表現不好,某某人不用出來負責嗎?」之類的言論!孫太認為,其實每個時刻都是投資好的開始,但好的開始不代表就是ALL IN!就如同現在這個時刻,台股尚在23,000點附近,不論是任何一檔個股或是ETF,如果在此時ALL IN然後希望有好的獲利收益,是否困難度比較高,機率也比較小呢?
日期:2024-12-17
14日下午,南韓國會以204:85通過尹錫悅下台的表決,接下來是大法官會議若通過,南韓將在60天之內舉行大選,未來的南韓政局動盪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過去南韓樣樣都領先台灣的局面,也將開始改變!
日期:2024-12-17
今日(2024年12月16)收盤,帝寶(6605)收219.5元,進入我們定義的便宜價區間。我們來深入審視這家公司的價值?
日期:2024-12-16
AI(人工智慧)大趨勢來臨,但不是每個國家都玩得了全球霸主美國能玩的規模。光是以錢潮為例,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去年3月成立的新創公司xAI,在2024年已經兩次募得60億美元資金,等於120億美元(近4000億台幣)到手。若以我國國防部編列2025年整體國防預算6400多億元為例,其中攸關研發與採購的「軍事投資」預算為1458億元,這等於光是馬斯克今年為自家AI新創公司募得的資金,比台灣一年購買軍備的預算還要多!那,台灣投入AI發展的機會在哪裡?有多年創投經驗的台大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也是美國科技私募基金安卓樂資本(Andra Global)合夥人林家振觀察,若以AI科技產業價值鏈的四大環節來看,台灣在雲端協作與大語言模型(LLM)這兩個環節,與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一樣,其實沒啥機會。真正有機會可以發展的,是在最後一個環節的「應用與解決方案」,因為外來的和尚有可能水土不服,拿出在地化方案需要靠台灣的本地業者。
日期:2024-12-16
台股封關倒數,加權指數最近在23,000點附近震盪,市場仍未放棄封關前進逼24,000點的企圖。凱基投顧高喊年終行情鳴槍起跑,六大催化劑激勵多頭延續到農曆年前;野村證券提出AI、非AI、景氣循環末期三主軸,精選16檔領頭羊,將行情延續到2025年。
日期:2024-12-16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民眾領取資遣費屬「退職所得」,按領取方式是一次領、分次領,適用不同的免稅額度,超過免稅額就須課徵綜所稅。若公司未訂定離職金辦法,國稅局會依實情來實質認定資遣費,並依規定計算免稅額。
日期:2024-12-16
總統賴清德周一(12/16)出席「第12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指出,台灣在科技發展上取得亮眼的成果,根據「IMD世界數位競爭力」的評比,台灣「每千人研發能力」全球排名第二,「研發總支出GDP占比」、「高科技出口GDP占比」及「學生在數學教育評估上的表現」等均位居全球第三。賴總統強調,他相信科技創新可協助區域均衡發展,而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甫通過「六大區域旗艦計畫」,除發展台灣各區域特色產業,也將在各縣市推動軌道、公路、醫療、文化、觀光、居住等重要建設,盼以此打造更均衡、更有韌性的台灣,讓國人有更好生活,國家有更強實力因應各項挑戰。
日期:2024-12-16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在周一(16日)上午揭幕的行政院第12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引言時指出,他認為多功能機器人及無人機,將是台灣在AI大趨勢下的兩大機會,因為我國掌握了晶片製造能力,也有硬體廠商及應用場景。 他也不點名透露,近期與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交流時,對方提到未來努力方向將是「多功能的機器人,而不是汽車,而最擔心的就是買不到晶片」。
日期:2024-12-16
在總下著雨的宜蘭,彎進社區小巷,穿越暖白外牆與庭院的盎然綠植,推門而入,迎接人們的是暖黃的燈光,讓人感覺被烘得蓬軟乾爽,就像迎面而來的米克斯犬店長「可可」的毛色那樣。「來我們店裡逗可可玩,是店名『逗可可』的由來。」闆娘映儒輕快愉悅地講起了店名由來,捎來了屬於家的溫暖,以及毛孩的童趣活力。
日期:2024-12-16
上周12月11日,因為幾家大型科技股股價飆升,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周三創下歷史新高,是該指數53年歷史上首次突破至2萬點以上,而標準普爾指數上漲約0.8%,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上漲50點。
日期: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