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週刊編按:美科技股周一(10/14)帶頭上攻,引領台股週二(10/15)開高走高,最高來到23535.91點,上漲超過300點,創1個月來新高,台積電(2330)一度衝上1075元,午盤在1070元,距離天價1080元只差10元。而聯發科(2454)、鴻海(2317)、廣達(2382)領軍上攻,在大型權值股積極表態下,台股價量齊揚。
日期:2024-10-15
ETF比妖股更妖!00887(永豐中國科技50大)近來風波不斷,股價跟隨陸股上沖下洗,繼10/7溢價223%後,10/9卻爆出違約交割,之後在金管出手管制後,周一(10/14)盤中重挫6成,週二(10/15)早盤續殺逾14%來到9.3元,短短5天股價急崩76%。
日期:2024-10-15
200元的鴻海(2317)以前是個開玩笑的目標,2024年卻很不一樣。隨著 AI 高檔回落後再戰 200元,你該重新認識這個代工龍頭,以及重新算出新的合理價在哪裡。
日期:2024-10-15
台灣投資有一個流派0050正2流,這個流派的主軸就是投資0050不如投資0050正2(00631L),既然股市都是長期向上,那開2倍槓的正2似乎可以獲得更高的報酬。
日期:2024-10-15
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三十周年,於9/26~9/28高雄萬豪酒店舉辦慶祝活動及理監事會議,吸引全球各地商會會員超過一千位回台灣隆重參與。舉辦二O二四《全球台商經濟論壇》,同步規劃世總三十週年「台灣優勢產業暨品牌展」,特別邀請全台各縣市的特色產業參展,高雄市政府、屏東縣政府、嘉義縣政府、台南市政府、新竹市政府、南亞塑膠,以及生技醫療產業等共襄盛舉,讓台灣鏈結世界各地台商優勢,促進經貿合作關係,場面壯觀盛大。
日期:2024-10-15
今周刊編按:美股週一(10/14)包括標普 500 和道瓊均創新高,台積電(2330)在周四(17日)召開法說會前,ADR收在192.21美元創新高價,與台股台積電股價1045元相比,溢價差來到18%。由於輝達(Nvidia)推出的AI超級晶片GB200要量產,也推升輝達收盤創新高,市值突破 3.4 兆,進逼蘋果 3.533 兆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輝達新品將推出,讓台積電業績能見度提高,財報可望優於預期。市場多數看好這次法說行情,千元股價並不算貴,短線若有拉回就可伺機布局。
日期:2024-10-15
《今周刊》週一(10/14)舉辦《生技新局 黃金時刻》2024臺灣生技醫療論壇,請到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周志浩、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惠鈞、博醫能生技董事長何啟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以及安立璽榮生醫創辦人暨董事長陳泓愷,一起針對生技產業發展與國人健康促進發表最新觀念與看法。
日期:2024-10-14
(今周刊1452)國際局勢動盪,地緣政治裂解,但台灣朝永續前進的腳步並未停下。「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邁入第五屆,《今周刊》持續關注全台二十一縣市實踐SDGs的努力、進展及創新想法。
日期:2024-10-14
台股上周五大漲242點,收22901點,周線上漲598點,漲幅2.69%。美股道瓊、S&P500上周雙雙創歷史新高,那斯達克、費半站上所有均線,台股大盤同樣站上所有均線,多頭趨勢越來越明顯。第4季為上漲機率最高的季度,加上輝達新產品傳利多,預料台股將有機會表現。
日期:2024-10-14
全球製造業正快速朝智慧製造與工業4.0靠攏,從數據驅動到服務升級,國內外市場對智慧製造設備要求越趨嚴苛,國產射出成形機面臨來自全球淨零減碳、勞動力與人才短缺壓力迫在眉睫,如何迎頭趕上數位轉型與智慧製造趨勢,成為保持競爭力的關鍵。為扶植國內射出成形產業鏈邁向數位轉型,經濟部技術司委託金屬中心執行「學研雙引擎推動在地產業科技加值創新計畫」,聚焦產業需求,以AIoT助攻國產射出成形機步上產業製造服務化突圍之路,以國產設備取代進口,協助在地產業鏈深根茁壯。
日期: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