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啟惠遭彈劾,中研院成立以來的最大風暴,至今尚未落幕。去年以「家裡有事,回家幫忙」為由返國接院長的廖俊智,如何重振中研院名聲?上任一年之際,他首度透露招攬人才成果和心路歷程。
日期:2017-07-13
經歷前兩天關於AI應用與晶片設計領域的精闢討論,「智慧系統與晶片產業發展策略會議」第三天探討無人機、自駕車與醫療防疫的AI應用,科技部次長許有進指出這些領域大多已經進入終端商品生產階段,雖然市場競爭激烈,但也是臺灣ICT產業商機所在。
日期:2017-07-13
行政院舉辦的「智慧系統與晶片產業發展策略會議」,繼首日討論「智慧科技應用與發展」,第二日議題主軸訂為「智慧系統與晶片技術」。經濟部長李世光表示:「臺灣已在晶片製造與研發累積雄厚能量,可以藉此衍生出新的應用、新的產業與新的體驗。」因此邀請國內外學者以及科技企業代表與會,透過探究全球AI產業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協助臺灣找出建立AI應用服務系統與打造AI晶片產業鏈的關鍵因素,成為全球AI應用新創群聚典範。
日期:2017-07-13
半導體產業是臺灣經濟重要骨幹,預計今年半導體產值將達新台幣2.4兆,較去年成長3.2%。為了驅動臺灣半導體產業永續發展,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特地於7月10至12日舉辦「智慧系統與晶片產業發展策略(SRB)會議」,廣邀產政學研各界專業人士,探討臺灣發展智慧科技及應用的利基、挑戰與前景,進而協助行政院訂定我國智慧科技產業推動策略,期許臺灣建構成為智慧島嶼,帶來更多創新創業機會。
日期:2017-07-11
高齡化趨勢下,人活到百歲已是現實問題;歲月漫長,如何有效管理好自己的財務風險,成為當前社會集體共識。
日期:2017-07-06
臉書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楊立昆首度來台,掀起全台產官學界朝聖熱潮,也照映出台灣投入AI戰場的焦慮與熱度;究竟,想跟上AI熱,台灣的能與不能是什麼?楊立昆三十多年前的構想,讓筆跡辨識、影像辨識甚至自駕車成為可能。這位堪比大神的人工智慧學者點出,下一個人工智慧突破口,就在「常識」。台灣掌理AI發展政策的舵手之一、科技會報辦公室執祕及資策會董事長郭耀煌則說,形塑生態系、導入各領域的應用,甚至統整型研發服務公司等,都有台灣的機會在其中。
日期:2017-07-06
台灣在AI的熱潮下,有何優勢與劣勢?作為跨部會科技政策運籌核心,郭耀煌看到的,不只是晶片商機,而是台灣在這波浪潮下,建構生態系的機會。
日期:2017-07-06
近一年火熱的AlphaGo,讓世界各地的AI討論更為沸騰。但很少人知道,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也曾與本因坊棋王王銘琬投入AI研究,更在今年五月WannaCry一役打下漂亮的防守成績。
日期:2017-07-06
從六月中旬反彈以來,即使MSCI明晟宣佈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台股不畏資金可能的排擠效應,6月26日突破10,393點,創下27年新高。六月最後一周,大盤持續出現強勢拉抬台積電、鴻海、台塑集團、金融等權值股,外加生技股出現跌深反彈,台股持續大漲,成為亞太區域股市表現最強的地區,不過似乎短線開始浮現幾個可能拉回的隱憂。
日期:201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