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變化愈來愈快速,10年後的世界會是怎樣的面貌?人類的工作會被機器人取代嗎?屆時需要什麼樣的人才?2030年的台灣會是什麼樣子?將面臨什麼重大挑戰?或許我們無法準確預知答案,但可以從研究趨勢中掌握先機,做好迎向未來的準備。
日期:2018-12-14
由大數據(大)、人工智慧(人)、物聯網(物)帶動的「大人物」趨勢方興未艾,看準了大人物趨勢是未來主流,亟於轉型的臺灣,也在五加二計畫中特別納入了「亞洲•矽谷」的規畫,那到底什麼是「亞洲•矽谷」呢? 簡單來說,「『亞洲•矽谷』就是以「面對在地」與「朝向國際」兩大軸線,針對多元服務情境,推動產業基於資通訊製造能量,結合物聯網、雲端、大數據等技術,簡言之,就是要吸納國際大廠的技術能量,一齊在亞洲發光發熱。果不其然,亞洲矽谷的願景不單在臺灣看得到,也獲得了國際大廠的認證與支持。包括微軟(Microsoft)、谷歌(Google)、臉書(Facebook)、亞馬遜(AWS)、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思科(CISCO)全都表態,有意來臺大展身手。
日期:2018-12-13
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溫哥華被拘捕,在中美貿易戰掀起新的波瀾。各國群起抵制中國通訊大廠,中美最後是走向全面對抗,還是求和停戰?
日期:2018-12-12
二○一九是個轉折年,衝擊波亦將深達各個角落。其中,石化業因為乙烯價格變盤,可能扭轉過去幾年上肥下瘦的狀況。各國加速基建腳步,也讓明年原本被看衰的水泥、鋼鐵出現新救贖。被動元件、矽晶圓、功率元件、半導體與蘋概股,在景氣下行及新趨勢崛起,兩股力量相互拉扯下,將迸發出何種新變局與新商機,值得投資人關切。
日期:2018-12-12
雖然企業會調薪,但是減少正職人數、增加錄用非典型就業人數,就會讓更多上班族失去保障性,以及享受福利,結果是低薪化。
日期:2018-12-07
AI時代來臨,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說,傳統的、填鴨的、強調成績競爭的教育模式,已不足以讓孩子面對未來。未來教育的關鍵,在於培養孩子「再學習的能力」。
日期:2018-12-07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下,勞動市場與就業結構也隨之產生轉變,不論是先進國家、新興國家或開發中國家皆受到失業問題的衝擊,尤其青年就業議題往往備受關注。「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以下簡稱勞安所)」定位為勞動部智庫角色,為因應整體勞動市場變化加遽,適切掌握我國產業需求與勞動力供應現況,並推估其未來發展,透過下設勞動市場研究組對於國內整體及特定產業發展與勞動力需求、勞動參與、勞動經濟分析等範疇進行研究,提供勞動政策規劃建議及產業經營管理參考,以達到市場監測、促進就業及提升人力資本之最終目標。
日期:201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