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集團(2317)與國巨集團(2327)於今(28)日傍晚共同宣布成立策略聯盟,未來將結合雙方資源,特別是關鍵零組件領域的研發能力及技術創新,提升產業技術之附加價值與國際競爭力,提供客戶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鴻海與國巨的策略合作,可望先從數位健康及電動車等領域開花結果,且大大降低台廠供應鏈缺料或價格波動的機會,雙方合作預計從第四季起進行。巧合的是,今天正是國巨董事長陳泰銘的64歲生日,因此今天與鴻海達成策略聯盟協議,或許對國巨可說是喜上加喜。
日期:2020-09-28
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人們生活型態,亦造就許多贏家與輸家。尤以新興市場受到的衝擊較大,贏家與輸家之間的差距最為明顯。新興國家數目多,彼此之間的差異大,因此更需聚焦在關鍵少數的大型國家與成長主題,因為這些將成為新興市場未來的強勁前進動力。
日期:2020-09-24
面對貿易戰衝突、美中開始注重自有供應鏈的設置,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今天SIEMI論壇中提到,台灣只有靠技術提升,取得供應鏈中難以取代的地位,才能對抗這種威脅,「我們要提升台灣自己的技術實力,讓(其他地區)自建的供應鏈只能說:『我們做不到,只能回頭找台灣』。」
日期:2020-09-23
我們這方面的產品做了超過兩年,應該在明後年就會開始大量出貨。」剛跑完海外客戶,正在居家隔離期以視訊受訪的華晶科董事長夏汝文證實,公司開發的3D感測模組,已被導入在美國大廠的送貨機器人、倉庫物流機器人當中,目前正在做最後測試,預計明年就可貢獻營收。
日期:2020-09-23
兩年前,睿智通的機器人(aeolus robotics)在美國CES展曾驚豔全球媒體,這款機器人不僅能展現基本的自主走動、辨識物體技能,打掃、拿水杯等動作,也靈活如人類。
日期:2020-09-23
一個年成長逾4成的全球產業新寵:服務型機器人,正火熱崛起。別以為機器人只是工廠的機械手臂,隨著人工智慧等科技突破,舉凡物流、醫療、照護⋯⋯各領域,一台台機器人加速走入日常。這不只是各國瘋搶的亮點產業,也是台灣到國際拚搏的新機會。
日期:2020-09-23
疫情改變全球行銷模式,全通路(Omni-channel)時代正式來臨,各行各業躍躍欲試,以虛實整合帶動新商機,而改變背後多伴隨著5G、物聯網運用,而台灣具創意與高度的研發能量,在關鍵時刻像一匹黑馬,為產業界帶來新興的數位科技應用。
日期:2020-09-23
一年一度的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 2020)本周三登場,搶在開展前一天,104人力銀行與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出版《半導體產業與人才白皮書》,根據這份白皮書,過去十年,台灣半導體產業薪資持續走升,2020年平均月薪來到5.2萬元,居全產業第二。
日期:2020-09-22
「2020 DATE SUMMIT數位商務大趨勢|國際匯壇」17-18日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隆重登場,集結美國、英國、德國、義大利、日本等6國共20位重量級數位經濟產業巨擘接力開講。
日期:20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