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最受矚目的科技盛事是17日起在加州聖荷西登場的輝達GTC 2025,預料將推出受高度期待的新人工智慧(AI)晶片,市場認為今年看到包括聚焦GB200與GB300 AI伺服器新晶片、2027年產品路線圖、量子運算進展等三大亮點。
日期:2025-03-16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週五(3/14)出席「台北西區扶輪社」的「咱的時代,咱的光」新書發表會時,談到台灣的重要性。他說,台積電原本是做B2B(企業對企業)不應該有名,但因為國安和產業因素,「現在連美國總統川普都在替台積電打廣告」,「我們不利用這時候推動要靠什麼時候?」施振榮說,台灣影響全世界未來,在政治上,台灣的確有許多困難,但如果從產業、文化、外交著手,「我們空間無限。」施振榮也呼應新書主題問「台灣的光應該是什麼光?」「是世界最好的朋友」,台灣的醫療、科技都很厲害,他正在推動把台灣的文化、藝術、科技整合在一起。台北西區扶輪社前社長、「時尚老人」醫師林經甫也認為,台灣品牌化很難,希望可以和企業界一起努力,把台灣適合品牌化的內容,例如台灣人努力的過程,文學化、藝術化,內化到人文系統。
日期:2025-03-14
AI時代的來臨,多層次傳銷(以下簡稱傳銷)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契機與挑戰。除了現有調解傳銷法律紛爭業務外,財團法人多層次傳銷保護基金會(以下簡稱傳保會)希望為業者搭建持續進步的平台。傳保會董事長謝龍發認為,傳銷的本質是零售,核心在於「人」,而傳統傳銷的「溫暖、關懷、分享」,在電商、社群趨勢影響下必須跟著轉型。
日期:2025-03-14
面板大廠群創今(14)日召開法說會釋出展望,董事長洪進揚表示,群創2024年稅後淨利67億元轉虧為盈,除了顯示器業務,也將持續拓展扇出型面板級封裝(FOPLP),預計今年上半年Chip-first製程率先進入量產,將應用於電源管理IC、射頻IC、車用雷達等領域。
日期:2025-03-14
鴻海(2317)董事會周五(14日)通過2024年財報,全年淨利達1527億台幣,每股純益(EPS)11.01 元,創下2008年度以來新高,今年每股將配發 5.8元現金股利,創下1991年股票上市以來新高!自從2019年劉揚偉接任董事長後,鴻海宣示每年股息配發率都不低於四成,其實五年來都超過五成。財務長黃德才下午在線上法說會中表示,董事會今天通過,每股將配發5.8元現金股利,高於去年的5.4元,配發率達52.68 %,且連續六年都超過五成。展望2025,儘管全球關稅政策、地緣政治風險及貨幣政策都有不小變化,鴻海仍預期2025全年會有強勁成長,特別是從2023年開始急速成長的AI伺服器業務,2024全年營收飆升逾150%,使整體伺服器營收大增78%,劉揚偉更樂觀預期,今年AI伺服器營收可望突破兆元大關。另外,鴻海今年將改選董事,周五也公告新一屆人選的提名名單,之前因為參選總統而辭去董事的創辦人郭台銘,意外未出現在新一屆名單中,反倒是兩年多前擔任集團半導體策略長的蔣尚義,名列新任董事名單。
日期:2025-03-14
揚秦(2755)周四(3/13)召開法說會,總經理林麗玲公布,揚秦2024年營收、獲利都創下歷史新高。去年合併營收達25.34億元,年增17.44%,全年稅後淨利1.76億元,年增32.94%,每股純益5.84元,營收、獲利同步改寫新高紀錄。揚秦董事會決議配發每股5元股利,包含現金股利3元、股票股利2元,總配發率達86%。林麗玲表示,揚秦將首次代理海外品牌,於第3季引進馬來西亞80年歷史的知名餐飲品牌「檳城煎蕊」,首間店將設於高人流的百貨商圈,這也是揚秦旗下第5個美食品牌。
日期:2025-03-13
近期中國加大對台灣內外部施壓、分裂的各種舉措,總統賴清德周四(3/13)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後,直言中國利用民主台灣的自由與多元開放,吸收黑道、媒體、名嘴、政黨乃至於現、退役軍警,對我方內部進行分化、破壞、顛覆等活動。賴清德表示中國已是「反滲透法」所定義的「境外敵對勢力」。因此,賴總統列舉台灣正面臨中國「對國家主權」、「對國軍的滲透及間諜活動」、「混淆國人對國家認同」、「藉兩岸交流對台灣社會統戰滲透」、「藉『融合發展』吸引台商、台青」等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同時宣布17項因應作為。賴總統針對不同群體提出做法,針對軍人,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軍法官人事條例」等法,恢復軍事審判制度;修正領取退除給與人員相關規範,以遏制現、退役軍人各種打擊國軍士氣爭議言行;清查、管理國人尤其是軍公教申請各種涉及身分認定的各種中國證件。針對來台定居、居留的中港澳人士,要求依法確實放棄中國戶籍、護照,不能兼具雙重身分,也就港澳人士增列長期居留規定;針對立委到村里長等中央及地方各級公職人員,落實赴中國交流揭露制度;針對演藝人員,強化其在中國發展的輔導與管理。
日期:2025-03-13
錢穆老先生寫過一篇文章「現狀與趨勢」論述中國歷史,他說在觀察時代演變過程中,要避免因為短期的現象,誤判長期的趨勢。
日期:2025-03-13
今年5月初,台灣將迎來一場學術與科技的超級盛宴,三位諾貝爾獎得主及一位圖靈獎得主,4位重量級國際大師即將連袂來台,與台灣學子及產學界交流。
日期:2025-03-13
隨著數位科技快速發展,金融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金融科技創新已成為全球產業關注的核心議題。然而,面對國內數位金融人才短缺的挑戰,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指出,除了透過雲端技術減少基礎工程負擔外,學界與業界應攜手合作,透過在學訓練與科技新創等合作方式,吸引更多人才投入數位金融領域。
日期: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