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內需市場大、政策等因素推動下,逐漸成為台灣企業競相進軍的新市場,不過究竟怎麼經營、什麼樣的企業適合前往,也引發市場關注。
日期:2024-07-31
AI成為吸金關鍵字,盤點市面上以AI為投資主軸的主、被動基金,已達16檔,雖看似選擇多元,實則須小心持股與全球股票型、科技基金重疊性高,導致資產配置失衡。
日期:2024-07-31
今周刊編按:美股30日跌多漲少,其中科技股成重災區。由於超微(AMD)財報優於預期,盤後股價大漲8%,帶動納斯達克期貨上漲0.4-0.5%,而台積電ADR則收跌3.42%,收報154.54美元;聯電ADR下滑1.59%,以7.43美元作收。AMD公布第二季財報,獲利超出華爾街預期,AI晶片銷售也持續增長。執行長蘇姿丰表示,AMD的AI晶片銷售「高於預期」,MI300晶片的收入在該季超過 10 億美元,「因此,我們預計2024年的資料中心 GPU收入將超過 45 億美元,高於我們先前預期的40 億美元。」台股部分,週三(7/31)下跌134.79點、以22088.78點開出,指數下挫近180點,力守22000點。權值股台積電開盤下跌11元、來到929元;鴻海下跌1.5元、來到194.5元;聯發科下跌25元、來到1230元。
日期:2024-07-31
(今周刊1441)不知不覺,1995年到2010年間出生,年輕的「Z世代」,已經湧入職場,成為超過200萬人規模的大軍,比起前幾個世代,他們是更自由的一群人,企業也聞到他們青春的氣息,準備改變自己,「適應」這群新人類。
日期:2024-07-31
面板大廠群創(3481)周二(7/30)公布第2季財報,合併營收為568.6億元,營業淨利4億元,稅後淨利為12億元,EPS為0.12元,為自2022年第一季以來,連續8季虧損後,終於轉虧為盈。在台股跳空下跌,終場在權值股台積電(2330)跌勢收斂,鴻海(2317)、聯發科(2454)等助攻下由黑翻紅,群創也收漲3.27%,來到15.8元。
日期:2024-07-30
身兼室內設計師與表演工作者,演界有限公司設計總監葉百恂接受設計、演員與舞台訓練多重薰陶,跨領域經歷體驗成為養份,讓他在做設計時除了整體氛圍外,也會從不同角度觀察業主的需要,用突破框架的手法,讓業主生活變得更美好。
日期:2024-07-30
高房價房子愈買愈小,對口袋不深的首購族更是如此,根據591實價登錄統計,今年上半年七都總價在一千萬內的住宅產品交易坪數,較2020年明顯縮水,其中又以新竹竹北最有感,當地成交坪數從39坪縮水至17坪,整整減少22坪,換句話說,該區民眾晚4年買房,將從原本的3房變成「住套房」,令人大嘆想買房真的好難。
日期:2024-07-30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22日透過社群平台X表示,明年將小規模生產「真正有用」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供內部使用,期望2026年大量生產並對外銷售。法人認為,特斯拉衝刺人形機器人量產,商機發燙,概念股和大(1536)、盟立等將大展拳腳,營運同步看旺。
日期:2024-07-30
矽智財全軍覆沒!創意(3443)跌停,智原(3035)、M31(6643)、世芯-KY(3661)周一(7/29)均重挫。創意營收展望不如預期,7/30盤中一度再殺至跌停。
日期:2024-07-30
為拯救慘賠近百億美元的代工業務,半導體公司英特爾(Intel)宣布從美光挖角成功,原美光技術開發高級副總裁錢德拉斯(Naga Chandrasekaran)將擔任英特爾全球首席營運長,未來負責晶圓代工和供應鏈部門。不過,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表示,記憶體製程跟邏輯製程是兩回事,「英特爾本質不差,為何不來台灣或亞洲擴產,用台灣或亞洲人才,或請台積電退休的高管去當CEO,可能都比較有機會存活」。
日期:202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