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百萬投資人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 (00919),日前配息維持新高,吸引股民持續加碼,觀察前10大台股ETF受益人數概況,包括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這4檔季配型受益人數逆勢創新高。00919等季配型ETF的好成績,讓1名月薪31K的技術人員,靠著存股累積到150張00919和45張的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以及包括玉山金(2884)、中信金(2891)、兆豐金(2886)在內的150張金融股,今年配股配息大約60萬,怎麼做到的?
日期:2024-12-12
台股2024倒數計時,隨來到期末考的最後階段,觀察過去10年,每逢12月必漲的個股,專家彙整出廣達、華碩、仁寶、元大期、統一等10檔,不僅基本面佳,且漲率都有8成以上,其中萬海、緯創、亞翔12月迄今漲幅不到5%,技術指標尚處低檔,後市仍有可為。
日期:2024-12-11
哈囉大家好,我是知美。每個月定期定額究竟需要投入多少錢,才有機會提早退休呢? 如果提早退休的定義是存下1千張的00878。每個月投入2萬元就有機會,40歲開始存股也有機會挑戰成功。
日期:2024-12-11
用過去的數據統計出來的數學模型,都是「後見之明」,有很多假設前提的數學模型,則是假的「先見之明」。用「過去已知」或「未來假設」的「數學模型」,怎能對「未來未知」或「不容假設」的「真實人生」提出建議呢?以下茲舉三例來說明:
日期:2024-12-10
存股頭幾年,版主也曾經訂下目標,希望盡快買齊500張、800張金融股或高息型ETF,盼著能依靠股利盡早離開職場;事實上,這個目標也沒有錯,只是速度慢了點。隨著投資經驗的累積,版主發現,如果年紀尚輕、離退休還需要十幾二十年,資產成長才是重點,股利多寡僅是次要,畢竟年輕時還有工作收入,不急著追求被動現金流。
日期:2024-12-10
台灣50一年一度的年度大換股揭曉,本次台灣50指數成分股納入陽明(2609),刪除亞德客-KY(1590)。候補名單是:彰銀(2801)、長榮航(2618)、健策(3653)、新光金(2888)、萬海(2615)。而另外同屬於元大投信旗下的國民ETF-元大高股息(0056),也在同一時間調整成份股,納入長榮航(2618)、長榮(2603)、興富發(2542)、華南金(2880)、材料-KY(4763)、上海商銀(5876)、東元(1504)、陽明(2609);刪除7檔:遠東新(1402)、遠雄(5522)、台勝科(3532)、京城銀(2809)、潤泰全(2915)、中保科(9917)、華新(1605)。
日期:2024-12-10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營收出爐!11月合併營收2760.58億元,較10月歷史高點下滑12.2%,但年增率達34%,雖跌破3000億關卡,仍改寫單月歷史次高;累計前11月營收2.61兆元,年增31.8%,也刷新歷年同期紀錄,累計10、11月營收達到約5902.97億元,本季營收有望超標。
日期:2024-12-10
最近氣溫有感驟降,掛病號看醫生的人數不少,高股息ETF投資市場也吹起陣陣降息寒風,尤其是逾90萬股民持有的台股月配息ETF始祖-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12月最新公告每單位只配出0.05元,創成立以來最低,年化配息率驟降至3.3%。消息一出,投資人哀鴻遍野,爭相跳船,12/3應聲下跌0.3元並爆出116萬張的歷史天量,00929單周受益大減近3.5萬人、跌破90萬大關,找基金醫生掛號看診的投資人為數不少,基金醫生就用最持平公允的角度,好好幫廣大的00929投資人健診把脈一番!
日期:2024-12-10
今年3月的時候,股票市值只有1270多萬,但經過9個月,股票市值已經增長到1810萬。雖然原本設定的目標是今年內達到2000萬市值,但今年已經快結束了,我想應該是無法完成了,不過,從2023年1月400多萬的市值開始,到現在的1800多萬,扣掉利息後還能產生150多萬的正現金流,其實對我來說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了。
日期:2024-12-10
規模高達3548億元的元大高股息ETF(0056)上週五調整成分股結果出爐,存股池中的長榮(2603)被納入。我們研判,除了0056外,仍有幾檔高股息ETF有機會將長榮納入,或增加權重。
日期:202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