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2015年,43歲的銘傳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江季芸,開始正視高齡化和少子化對社會各層面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對教育界未來無可避免的衝擊。於是她擬定了一個「離開校園10年計畫」,決定超前部署退休金,目標是「10年後離開校園,每年領到100萬元的股利,當作退休金」。投入股市的第一年,她買進穩定配息、配股的金融股,也是存股族的最愛。隔年,185張股票變200張,讓她覺得如果持續複利成長,就能順利實現目標。但沒想到,第3年股利政策改成配息、不配股,股利縮水,股價波動也讓資產起伏,原本的計畫趕不上變化,為了確保她的10年退休計畫能成功,她稍稍調整了作法,她把投資方法調整成「波段存股法」,也就是「雙管齊下」的策略:「波段價差」+「股利再投入」,5年的投資成效,300萬元變成1,300萬元,提早滾出千萬退休金,2020年,股利年領60萬元,朝向股利年領100萬元的目標邁進。
日期:2021-09-11
在元大高股息ETF(0056)於6月25日納入長榮(2603)、友達(2409)、群創(3481)等新成分股後,長榮股價先漲後跌,而友達與群創股價則緩步走跌。這讓投資人熱議「是否該賣出0056」、「應該賣0056改買0050嗎」?
日期:2021-09-09
20210907編按:護國神山台積電自8月25日宣布全面調漲代工價格20%後,利多消息激勵台積電股價從25日收盤價585元,近2週已上漲逾7%,高盛發表最新報告,看好國際客戶需求至明後年,將台積電目標價上調至1014元的歷史新高紀錄,讓不少散戶心動是否該搶搭上車。「如果有200萬元,該買房?還是該買台積電?」樂活大叔施昇輝曾在臉書上詢問粉絲的意見,居然吸引超過400則的留言,大家也可以試著思考一下。本文首發表於2021-01-29
日期:2021-09-07
全台超過16萬名的臺灣50(0050)ETF受益人注意!證交所與富時國際今日下午公布合編的臺灣指數系列與臺灣高股息指數成分股定期審核結果,在臺灣50指數的部分,成分股納入電商龍頭momo富邦媒(8545)、刪除亞泥(1102);在臺灣高股息指數的部分,成分股則並無增刪。
日期:2021-09-03
日前,台灣人壽與政治大學商學院共同公布「2021年高齡社會退休生態指標」,其內容提及台灣民眾「退休信心指數」連續兩年不及格,其中,民眾對於退休最大的憂慮仍是來自於退休金準備。在理財工具的調查上,未退休族偏好的理財方式,仍偏向低門檻工具,以儲蓄或定存、股票及保險為前三名。其中,在股票方面,有近4成未退休族使用過零股,且在25至39歲區間中,以63%民眾使用零股投資為最高。
日期:2021-08-25
編按:作者30歲前從未接觸股票投資,2010年因緣際會投入股市,卻因一次重大的投資失誤而開始思考研究股市獲利的長勝之道。他發現短線進出並不適合自己,於是遍覽葛拉漢、巴菲特、查理・蒙格、菲利浦・費雪、彼得・林區等投資大師的書籍,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一套穩定收取現金的投資組合。
日期:2021-08-24
在這個月中公布的7月份零股排行當中,航海王2603長榮一共成交49.8萬筆,首度超越台積電站上人氣冠軍,第3、第4名的陽明和萬海,在零股成交筆數、股數和金額也都比上個月成長一倍以上。(原文發布於8/19)
日期:2021-08-20
台股近來「跌跌不休」,如此跌勢讓不少投資人叫苦連天;此外,熱門航行1年多的航運股,也在這7月意外觸礁,許多跟風買進的散戶同樣哀鴻遍野,紛紛退場從「水手村」畢業。近日有一名在航運股上虧錢的網友,改買另一檔卻又再跌,見股市一片綠的慘況,讓他相當猶豫要不要停損;對此,許多人不約而同地直言,「買這檔幹嘛停損!」
日期:2021-08-19
在寫作本文的7月23日盤中,台灣50(以下簡稱0050)和陽明海運(以下簡稱2609)同時看到了138元的價位。如果你的錢只夠買一張,你會買哪一支?
日期:202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