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55歲的陳重銘曾經是流浪教師,36歲才考上公立教職。他的收入和一般上班族差不多,卻因擁有理財頭腦,以長期抱著績優股,將每年配息拿來買金融股,繁衍出股子股孫,讓他的財富雪球般越滾越大。陳重銘花10多年存到2千張金融股,年領200萬元股息。3年前,新冠疫情席捲而來,他不但不擔心失業,更乾脆辭職,快樂退休。他笑道:「今年我可以領到500萬元股利。」
日期:2022-04-19
「大俠您好,這一兩年開始投資後,發覺閒錢都應盡量投入資產。但是我開一台16年老車,近來的維修費日益增加,不曉得是否應該繼續修,還是直接換新車?車子是負債,所以我一直不想換,但是對我來說是上班的必需品,沒有公車或捷運可直達,感謝大俠撥空回覆~也想謝謝您給我勇氣踏上長期投資之路。」網友問。
日期:2022-04-18
0050 即便每年買在最高價,長期持有報酬率依然是正數。因此,比起什麼時間點買進,更重要的是有紀律的投入資金,什麼時候投資都行,沒有進場就是不行!這時你可能會覺得,不可能每次都買在最高價啊!因此如果是以定期定額投資,比較符合實際狀況,獲利情況會是怎麼樣呢?
日期:2022-04-14
近年來興起的ETF,成為存股族首選金融商品,同時也是現在台股投資主流商品之一。包括0050、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等都是目前頗受散戶青睞標的;不過還是有人不免疑惑,「0050跟00878到底買哪個好?」知名投資理財YouTuber「柴鼠兄弟」以簡易、好懂的「順口溜」形式來解惑,讓不少網友看了大讚「有趣,幽默,超認真!」
日期:2022-04-13
生活在高物價、高房價的年代,尤其北部地區開銷更大,不少人的薪水與開支幾乎是打平的狀態,很難再另外存到錢。然而,一名24歲北漂小資女就分享自己存到人生第一桶金的經歷,身上還有學貸的她秉持著「先理財、再理債」的想法,一步步邁向100萬關卡,經驗一曝光讓許多人直喊「真的是榜樣!」
日期:2022-04-13
阿福(詹英哲)於2020年離開待了21年的IBM,退休去。那一年,他才48歲。會有這個決定,是他從2017年改變投資方式,以存股和指數型股票基金(ETF)為主,每月創造10萬元被動收入。2020年3月,他的投資組合成功躲過美股熔斷,他明瞭:「這個組合適合我,而且越跌越買,買了就不會賣。」 今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美國聯準會升息,台股動盪。當市場一片恐慌時,他正準備分批買進ETF和台積電。阿福老神在在的說:「我預留了兩年生活準備金,也就是說,我可以接受兩年空頭,不會被迫賣股。同時,每月仍然可以有10萬元進帳。」
日期:2022-04-13
在股票投資上,如何觀察法人動向,搭順風車買到股價低點?除使用基本面與技術分析外,不少人會搭配法人動向,觀察大盤資金流向。《最強散戶翻身買股術-從10萬到1億的籌碼必修課》作者麥克連表示,因應2022年升息循環啟動,投資人可留意高殖利率題材相關個股。
日期:2022-04-11
近年投資理財,規劃退休金的風氣相當興盛,究竟該如何下手才能財富自由輕鬆退休,話題成為關注焦點。有理財達人分享,若一位40歲才開始理財的上班族,只要每個月買一張ETF元大高股息(0056)進行投資,等到20年後退休,不僅能獲得近千萬的資產,還能月領近3萬的股利。
日期:2022-04-10
今天下午跑去咖啡廳看書,放鬆一下~我旁邊坐了一對中年夫婦,聽到他們聊天的內容,我猜應該是老公才剛退休不久,講了很多愜意的退休規劃,像是買間郊區別墅每天曬太陽之類的。其實大概一個多月前,也有一位大大來找我,說他已經34歲,但對理財很沒概念,最近看到有同事陸續退休,自己也才想到要開始規劃,只是不知道從哪裡下手…
日期:2022-04-07
「存股」這兩字大概可以名列投資最熱門的兩個字,過去的人都喜歡存錢,而現在這個時代利率低,把資金移到股票上反而能賺取更高的報酬,因此存股的風潮蔚然形成 。
日期:20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