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美國聯準會上周四(12/19)暗示明年降息幅度可能縮減,引發股市重挫,道瓊連10黑創50年紀錄,不過,上周五(12/20)美國通膨數據低於預期,讓美股四大指數全數收漲,台積電ADR上漲1.32%站回10日線。美股走穩,帶動台股周一(12/23)開高走高,台積電(2330)跳空開高大漲45元或4%至1080元、指數飆逾622點或2.7%,最高來到23132.25點,站穩所有均線反壓。其他重量級科技股包括鴻海(2317)、廣達(2382)盤中大漲超過3.3%,而緯創(3231)漲幅也有2.3%,至於聯發科(2454)則是逼近2%。法人表示,台股須有賴量價俱揚才能克服短壓,否則仍有陷入整理格局疑慮。
日期:2024-12-23
台股連2日狂殺,摜破半年線支撐,盤面氣氛轉趨悲觀,但投資專家認為,除台積電跌到千元以下可以進場,鴻海也已來到180元附近,承接風險不大。至於近來月配高息ETF股息大縮水,建議存股族檢視手中的ETF,若金融、航運等2族群占比高就不用怕,明年可維持高息無虞,點名00915、00878、00919等5檔最看好。
日期:2024-12-23
美股12月表現不佳 唯寄望耶誕老人行情。美國股市在2024年表現亮眼,但12月至今回報不佳,投資人如今指望歷來在年底經常上演的「耶誕老人」行情,來為11月的「川普行情」錦上添花。
日期:2024-12-22
台灣機車之多全世界知名,但到底誰是台灣人心目中的第一名?根據統計,2024年前11月機車銷售排名,前3名分別為SYM三陽、Kymco光陽及Yamaha山葉,特別的是中華e-moving今年有機會超越宏佳騰。至於哪一個品牌是台灣人目中的神車?多名網友讚許,不管是野狼或是迪爵125,都被視為超級耐操,騎了30年都壞不掉;還有網友說自己的豪邁遭水淹也一樣強壯。
日期:2024-12-21
鴻海有意買下日產汽車股份的消息,這幾天傳得沸沸揚揚,但鴻海之前布局似乎不只於此。根據日本媒體報導,鴻海曾接觸日本主管機關經濟產業省(相當於我國經濟部),提出一個堪比2005年戈恩(Carlos Ghosn)同時接掌日產及法國雷諾汽車執行長後,對日產的大規模改造計畫。然而,經產省內部對於鴻海提案態度偏保守,因為汽車是日本的核心產業,無法想像讓一家外國企業控制,而且還有經濟安保上的考量,因為鴻海集團與中國的關係密切。
日期:2024-12-20
編按:股神巴菲特說:「我一生99%的財富,都是我50歲之後獲得!」而在台股中,同樣有一個人,57歲的年紀才開始學習技術分析,歷經3年克服人性弱點,在60歲時加倍收割,達到每年獲利1倍的目標,他就是人稱「飆股上校」的朱家泓。1985年踏入股市至今近40年,朱家泓卻當了長達22年的股市菜鳥,一路走來始終賺少賠多,而且不管賺錢或賠錢都不知道原因,直到接觸技術分析、找到可遵循的投資方法,他終於在2007年時靠自己的判斷,人生第一次在短短2個半月內操作獲利112%,從此改變了在股市賠錢的命運!你是否在股市中總是追高殺低,不知道該如何正確進出場?想要擁有獨立分析股市走勢的能力,卻苦於無從下手?飆股上校朱家泓經歷40年股市浮沉,加上近十幾年的教學相長以及在股市的實戰操作,對技術分析有更深層的體悟,他結合理論與應用,將其畢生技術分析精華全數傳授,希望每個人在股市中從此順風順水。
日期:2024-12-19
即將揮別金龍年,迎來金蛇年,金融業繳出一張亮麗成績單,靠著「價值投資」心法,成為券商獲利黑馬的美好證券,看好接下來 3 到 5 年台灣 AI(人工智慧)供應鏈持續發酵,台股明年持續看旺。美好證券財務長暨發言人陳以白指出,無論未來是 NVIDIA(輝達)或是 AMD(超微)最終在 AI 戰役獲勝,最大贏家都是台灣 AI(人工智慧)供應鏈廠商。
日期:2024-12-19
日本多家媒體周三(18日)均引述知情人士的說法報導,今天傳出了震撼日本汽車業的大新聞,也就是虧損累累的日本汽車業三哥日產汽車公司,正與市場老二本田汽車洽談合併,背後一大推力就是台灣鴻海集團有意併購日產。值得注意的是,為鴻海主導這齣跨國併購大戲的主角,就是現年63歲的集團電動車執行長關潤。他曾在日產汽車服務33年,最後做到第三把交椅(副營運長),因此鴻海集團內應該沒有人比他更了解日本汽車業。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日產與本田合併案的變數,除了這兩家公司本身,還有掌握約35%日產股份的法國雷諾汽車及信託銀行,以及日本經濟產業省(相當於我國經濟部)。雷諾汽車是否願意賣股,以及日本主管機關的態度,可能為這齣震撼日本汽車業的大戲,平添更多變數。
日期:2024-12-18
今年10月以來,美元指數向上拉升,新台幣匯率則明顯走弱,這雖不利於台股大盤指數表現,卻有利於賺取美元外匯的外銷廠商。
日期:2024-12-18
從12月開始,鴻海被法人狂賣了數萬張,股價也不斷下跌(12/17收盤價來到183元),看到脆上面一堆人哀嚎,紛紛停損出場…說也奇怪,所有研究報告都指出,2025年的EPS保守上看15元,為何股價會跌?姑且不論外資跟投信打什麼主意,我們要先釐清,自己是打算「波段操作」還是「長期投資」。
日期: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