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連續十二年舉辦「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調查」,深入瞭解十三五計畫對兩岸經濟發展。結果發現,由於中國股市當紅,中國上市公司,上榜數量多達六五七家;相較之下,台灣掛牌的企業僅進榜六十五家;台股對A股上市公司數量,比例達到最懸殊的一比十。
日期:2015-04-30
一位年輕的寶僑品牌經理,因為一款口紅的庫存,意外開啟他對物聯網的研究,甚至發明了全球科技業最夯的關鍵字「IoT」,成了物聯網之父,他是凱文.艾許頓,他怎麼看物聯網發展,全球都在關注。
日期:2015-04-30
四月中旬,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三億男」事件占據當周不少新聞版面,也是政論節目討論的熱門話題;但就在風暴蔓延同時,一則與郭台銘密切相關的新聞登上路透版面,國內媒體卻鮮少注意。
日期:2015-04-23
營收往往是獲利先行指標,第一季營收出爐後,正是從營收檢視獲利、汰弱留強的好時機。《今周刊》挑選十八檔第一季營收高成長的公司,供投資人參考。
日期:2015-04-16
創業初期,童子賢等華碩創業元老,「請來」老長官施崇棠當董事長,外界以師徒關係,看待施崇棠和童子賢。兩人聯手做大主機板、筆記型電腦到品牌生意,把資本額千萬元的小公司,變成7000億帝國。苦的時候合作,分家後事業更上層樓,兩人關係卻出現史無前例的嚴重裂痕⋯⋯。
日期:2015-04-16
最賺錢的子公司,最大的事業體,都分給童子賢,卻被認為是「拋棄」,分到的是「破船」,在華碩分家八年後,《今周刊》獨家訪問施崇棠,揭露那些年不為人知的分家內幕。
日期:2015-04-16
儘管從明星操盤手退役,成為一般散戶,陳冠升過去三年來,仍締造出每年二○%至三○%的報酬率,依舊是家庭經濟的最重要支柱。他認為,只要掌握法人操作的「四季脈動」,看清領頭羊股動向,散戶也能成為績效卓著的投資贏家。
日期:2015-04-16
操作習性與散戶最雷同的自營商,過去幾年獲利頗佳,同樣喜歡短線進出、追逐盤面強勢股、搶進熱門題材股,為何散戶總是受傷累累,而自營商卻數鈔票笑呵呵?三位從自營商退役的操盤人,分享所學的操盤技法,協助散戶擺脫虧損的魯蛇命運。
日期:201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