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台北街頭,遇到身穿夾克,側背著包包,健步走在大馬路上的富智康集團前執行長程天縱,不用驚訝他脫去西裝,告別黑頭車的新形象。如今的他心繫創新,熱情地把累積35年的功力,傾囊相授給年輕創客們,為方興未艾的「創客運動」(maker movement)注油添柴,也吸引一群追隨者。
日期:2015-06-18
興櫃市場的熱門產業或個股,往往預告了主流資金挑選未來標的「偏愛」的眼光。《今周刊》根據產業發展步伐與營運表現,從興櫃公司找出聯亞、氣立與明達醫三家,不僅在中國市場經營有成,而且各自在產業取得一定地位與獲利能力,供讀者參考。
日期:2015-06-11
繼iPhone 6熱賣後,蘋果乘勝追擊,軟硬體新技術 一一亮相,可望進一步鞏固巿場。不過中國紅色供應鏈來勢洶洶,未來蘋概股不再百花齊放,具有技術門檻與創新能力者才是贏家。
日期:2015-06-11
大幅購併、投資新事業,外資對台達電獲利前景看法不一,但根據巴克萊分析師楊應超最新報告指出,台達電已經準備好,將是電動車崛起最大受益者。
日期:2015-06-11
只花一年時間,台灣4G用戶數就衝高到近六百萬戶,滲透率約達二成,首年普及速度稱霸全球。但在亮麗的數字背後,這些價值上千億元的4G頻譜究竟為台灣帶來什麼改變?
日期:2015-05-28
近期大盤在季線附近掙扎,加上漲跌幅限制即將放寬,個股表現差異將更大。領先大盤,甚至創下掛牌新高的個股,由於成長動能顯著、趨勢明確,是波段操作的選擇。
日期:2015-05-28
漲跌幅放寬,令台股從「兒童池」進階到「青少年池」;加上融資維持率調整,中小型股操作難度更大。投資達人建議,散戶可觀摩法人思惟,漲時重勢,跌時重質,較能提高勝率。
日期:2015-05-28
發展中經濟體的對外投資,多是從國內匯出,而發達國家對外投資則多是盈餘再投資;錢從新興市場往成熟市場流,這和印象中,新興市場應該是資金需求者,並且以高成長來吸引外資的印象顛倒。
日期:201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