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充滿抱怨的年代,抱怨起薪為何那麼低、調薪為何那麼慢,抱怨房價為何那麼高、菜市場的青菜蘿蔔為何那麼貴,抱怨養不起孩子,存不到錢,政府年金快破產,抱怨自己快變成下流老人了……
日期:2016-12-15
今年全球購併總額不如去年,但交易高度集中在陸企、半導體業,成為新的趨勢。這兩股資金潮,勢必將繼續衝擊相關領域的台商。
日期:2016-12-08
國內景氣持續回溫復甦,大盤指數則高檔震盪,投資人如何出手?三位投資老手教戰,在漲幅空間有限下,操作台股的趨吉避凶之道。
日期:2016-12-01
迎接即將到來的二○一七年,你是否為賺滿荷包做好了準備?《今周刊》從投資與產業趨勢調查中,為投資人找出財富增值的新契機。
日期:2016-12-01
「雙十一」狂歡節落幕,消費額創新高之外,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在強大消費力支撐下,線上、線下、物流無縫接合,進化出新零售形態。
日期:2016-11-17
力主產業回流、美國優先的川普,料將提高科技產品進口關稅,阻擋各國低價傾銷,從華為、小米到鴻海都會受衝擊,然而也可能引發中國反制關稅貿易戰。
日期:2016-11-17
去年全體銀行繳出三千七百億元的歷史新高獲利,但短短不到一年,景氣急轉直下,嗅到這股趨勢,銀行被迫轉向,從高佣金轉往微利業務,紛紛加碼對大企業往來與授信比重。
日期:2016-11-10
外資在台指期淨多單水位屢創新高,對後市的看法是多是空?《今周刊》專訪兩大期貨專家,從五大面向剖析外資盤算,在成交量低迷的市場中,尋找較高勝率的投資策略。
日期:2016-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