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充滿潛力的新興產業,能讓美國NASA和鴻海郭台銘紛紛出手搶進?無畏氣候和地理條件限制,可反季節穩定量產的植物工廠,正是最新趨勢與解方。
日期:2017-01-12
安倍的「三箭經濟學」雖沒讓日本經濟走向強勁復甦,卻讓老牌企業積極進行體質調整,日立華麗轉身是一例,痛苦轉型的東芝也是一例,企業轉型的艱辛與風險,超乎你的想像。
日期:2017-01-05
郭台銘宣布在中國興建十.五代廠,為面板產業投下震撼彈,但除了主要敵手三星,早在一五年底投資全球首條十.五代線的中國面板龍頭京東方,會不會是郭董的潛在競爭者?
日期:2017-01-05
郭台銘震撼宣布廣州十.五代面板廠,充分展現他一夫當關,領軍挑戰中、韓國家級企業的決心。不過,在直搗三星黃龍的目標下,郭台銘也有兩大天險等著他……。
日期:2017-01-05
可轉債兼具股、債特性,但轉換權被執行後,股東權益報酬率通常會下降,更有矽品、日月光在內的三十八家企業,稀釋每股盈餘效果竟超過一成,投資人不可不防!
日期:2016-12-29
從中國到印度,從墨西哥到捷克,鴻海帝國幾乎征戰全球,員工數高達125萬人,是全球員工數最多的製造工廠;現在更外傳鴻海打算回到美國生產,而這座「移動的城堡」抵達,必定會引起產業地震,日本媒體甚至還創了「鴻海流」新詞彙,來形容郭台銘的管理方式、行事作風,以及他征戰全球的企圖心。
日期:2016-12-22
2016年「鴻海流」席捲全球,拿下夏普讓郭台銘如虎添翼,制霸四方,也把鴻海推向全球科技業的制高點,引來美、中、印等大國領袖爭相拉攏,郭台銘的下一步會是美國?《今周刊》揭曉回美製造的最新進度,以及全世界戰略布局。
日期:20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