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美,美國總統川普卻說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話「極度友好」,美、中、日的三角關係很微妙,未來,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博弈,將會是全球政經的主要戰場。
日期:2017-02-16
美股創新高、新台幣強升,在傳產、資產股大漲,蘋概股提前開跑下,台股逼近萬點大關。當成交量明顯上揚,投資人眼前似乎多了不少活蹦亂跳的個股,但如何才能贏在金雞年?本刊發現,高殖利率、董監改選、蘋概股、金融股四大族群,是不可錯過的投資機會。
日期:2017-02-16
不論是基本面加持或題材面炒作,iPhone 8成為台股衝高要角,已是市場共識;但投資人不能跟著瞎起鬨,一定要掌握基本面,調整出手順序,才能真正吃到蘋果肉。
日期:2017-02-16
一例一休上路,加班費成本上升,以及隨之而來的密集勞動檢查,是許多企業必須面臨的挑戰。如何妥善因應,在既有的法律規範中做出勞資雙方雙贏的調整,考驗經營者智慧。
日期:2017-02-09
我們曾經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改變世界;然而,隨著景氣低迷、貧富差距擴大,相信改變的信念失落了。直到這一、兩年,公民力量的崛起,讓台灣重新迎向改變成真的曙光。2015年,就讓我們找回最珍貴的信念,從自己開始,你就是力量。只要你願意,每個人都能啟動一場小革命!
日期:2017-01-26
面對各種話題十足的新科技,投資人該如何聰明抓住真正具有「漲相」的趨勢?投資名家黑傑克認為,要從股票賺到科技趨勢財,先須分辨「賺錢科技」與「燒錢科技」。
日期:2017-01-19
人工智慧、機器人、物聯網、自駕車…,令人目眩神迷的科技話題愈來愈多,哪些才能在二○一七年展現不同的爆發力?本刊邀請多位科技領域權威名家分析趨勢,透過這些重磅觀點,能夠在百花齊放的科技話題中,直探投資最亮點。
日期:2017-01-19
當國內生技股陷入低潮,國際資本市場的生技股也相對平靜,但產業發展仍舊活力十足。究竟國際生技業有哪些經營特色?資本市場的價位又在什麼水準?
日期:2017-01-12
一月十六日起,投資人可定期定額買股,但初期券商多以ETF為主要申辦標的;財子學堂創辦人林成蔭建議,隨著未來標的增加,投資人應先釐清存股目的,再篩選標的。
日期:2017-01-12
是什麼充滿潛力的新興產業,能讓美國NASA和鴻海郭台銘紛紛出手搶進?無畏氣候和地理條件限制,可反季節穩定量產的植物工廠,正是最新趨勢與解方。
日期:201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