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鴻海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鴻海共有5397項結果
台股

鴻海營收3.4兆新高、郭董領息101億...股價能重返200?他曝5大「變強關鍵」:感謝112元還在接刀的自己

編按:鴻海日前公布6月營收5402.37億元,年增10.09%,累計Q2營收1.79兆、前6月營收3.43兆元,年增19.6%,也是歷年同期最高。今年鴻海除息,配息金額亦為上市以來最高水準5.8元,創辦人、也是鴻海最大個人股東郭台銘(郭董),共計持有鴻海股票17.42億股,所以光是股息收入就可進帳101億元。不過投資人最關心的,應該還是鴻海股價何時能重返200元?自去年7月234元高點下滑 (11月曾短暫拉回200元以上),一路跌到今年4月股災最低點112.5元,今日(7/14)收盤價為160.5元。

日期:2025-07-14

政治社會

高雄市區十條幹道真好記,從「一心」到「十全」很容易上口,原來要感謝已故民政局長的青年時巧思

高雄市區的十條幹道,名稱從一心路、二聖路、三多路、四維路、五福路、六合路、七賢路、八德路、九如路,以及十全路,由於很容易朗朗上口,又有文化蘊涵,成為港都一大特色。有高雄子弟北上發展,仍不忘家鄉通衢名稱的獨特命名。原來這個典故要回到1945年(民國34年),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結束那一年。

日期:2025-07-14

台股

鴻海、廣達、奇鋐…輝達股價創高帶不動5檔AI鏈?蔡明彰揭最大障礙:「這類股」下週面臨殺戮戰

AI教主輝達股價頻創新高,周五續漲0.5%收164.1美元,再寫歷史新高,不僅市值穩站在4兆美元之上,也讓創辦人黃仁勳身價水漲船高,今年以來財富暴增280億美元(近8180億元台幣),身價甚至超越股神巴菲特的1420億美元(約4.1兆台幣),來到1454億美元(約4.2兆台幣),名列全球第7大富豪。

日期:2025-07-12

傳產

傳產之道:山不轉自己轉!

台灣傳統產業遭遇最大的衝擊,是來自中國的「內捲」。因此,台灣企業必須要懂得求變,建立正確定位,將產品優質化、提升競爭力,才能找到生存空間。

日期:2025-07-09

國際總經

川普關稅開獎沒台灣,會卡在32%?三套劇本看台股下半年,英業達、仁寶、中鋼...11檔潛在受災戶出列

本周,將是關稅大限的關鍵期間,上周末相信投資人都有看到新聞討論美國主要貿易夥伴正在衝刺尋求與美國的貿易協議或遊說來爭取更多時間,而財政部長貝森特也表示,未能在截止日期前達成協議的國家將可以選擇延長三週進行談判,前提是要有「誠意」。目前最新的進度來看,川普將於週一開始向12至15個貿易夥伴發出關稅函,同時暗示一些協議也即將達成,但究竟本次關稅大戲台灣會受到什麼影響?劇本又會有哪幾種?誰受惠誰受害呢?會影響到下半年的台股行情嗎?今天一次搞明白。(編按:川普今天在社群媒體上公布發給14國領導人的信件,包括日、韓、馬來西亞等5國課徵25%稅率,另外9國包括南非、泰國、緬甸則課徵30-40%不等的關稅,正式實施日期延至8/1。)

日期:2025-07-08

台股

「人形機器人」商機上兆元!台灣機械產業面臨低價競爭、匯率衝擊,謝金河:唯永保領先中國才能永續生存

人型機器人被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點名人形機器人(humanoid robot)是下個兆元產業,但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直言機器人「難做又貴、又沒客人」。在美國、中國積極搶占機器人市場的競爭下,台灣該如何強勢卡位,再創下個黃金十年;而全球面臨產業轉型浪潮,AI智慧製造勢將拉大差距。台灣供應鏈該如何掌握人形機器人商機,且不缺席智慧製造發展?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談及台灣這兩個產業的發展歷程直言,「競爭沒有國界、競爭沒有極限」,且台灣只有永保領先,很多產業一定要做到讓中國追不上,才能有一席之地。謝金河坦言,若是等到中國進入該產業,再來和它做的一樣甚至是依賴它,「大概就很難混了」。他直言,任何行業一定都要從「質精」的角度去思考,只有把自己的品質拉到最高、不斷精益求精,在市場上找到自己的利基空間,才是永續發展生存之道。

日期:2025-07-07

台股

川普關稅信在路上,台灣能低於越南20%?7成機率是它!台股三套劇本預測:專家點名2類股領漲、4產業慘崩

川普宣示對等關稅8月如期上路,最高稅率上看70%,並已自4日起陸續向各國祭出通知函,台灣稅率開獎倒數,能否低於越南的20%是觀察重點。資深分析師以3情境推估,認為稅率落在15~20%機率最高,對台股屬於中性偏多,半導體先進製程、AI伺服器元件等2類股領漲,但對自行車、工具機、石化、紡織成衣等4產業,則是重大挑戰。

日期:2025-07-06

台股

0056、00878、00919…高息ETF被列陳奕光口袋名單理由曝光!提「股市心經論」拆解變局

在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尚未公佈的一天,全球投資人就一天無法鬆懈,看著股市與匯市如雲霄飛車般的波動走勢,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在週二(7/1)舉行的富邦趨勢論壇中解析:「整體股市第三季因除權息後外資站在賣方,上漲機率低,第四季則可望受惠業績題材看漲,高點上看24000點。」

日期:2025-07-02

台股

鴻海(2317)除息後160元附近能買?股海老鳥:外資反手買+3利多護身「買這價位」更安心

今周刊編按:鴻海近期股價強勢,週三(7/2)為除息日,前一日股價收在165.5元,本次配發現金股息5.8元,刷新1991年上市以來最高金額紀錄,股息預計於7/31發放,總金額高達805.71億元。週三除息參考價159.5元,一開盤就往上見到162元,等於填息約43%,順利開展填息走勢。鴻海受惠GB200機櫃單月出貨數量逐漸提升,而GB300在測試中,下半年有望出貨等,資深分析師陳榮華點出鴻海3大利多護身,股價有機會繼續往上衝,挑戰166元反壓區,但須留意外資調節、川普關稅等2風險。

日期:2025-07-02

傳產

離岸風電3-3期選商草案公布倒數,為何卡關2大因素曝光!開放兩岸直航航道竟能釋出開發容量?經濟部回應了!

距離經濟部原預告6月底公布離岸風電3-3期區塊開發選商規則草案,僅剩5天,相關人士透露,經部6月23日向行政院長卓榮泰報告草案後,卓認為仍有部分細節需要微調,草案將稍晚公布。據悉,政府認為仍有兩項議題待釐清,一是開發商之間對於何時啟動3-3選商意見分歧,另一則是新一期開發取消國產化要求後,可能引發本土供應鏈的不安與焦慮。距離賴政府宣示的2030年綠電目標已迫在眉睫,業界人士分析,3-3期選商目前待解的重點,包括開發商間對開發時程有歧見、可開發海域空間不足、及3-1、3-2期風電廠憂心,若3-3期取消國產化要求,將導致買方預期其電價更低,進而影響他們與綠電買家的談判,讓本就困難的融資處境雪上加霜。此外,為解決開發空間不足問題,經濟部已於去年底提出航道調整方案,建議開放兩岸直航航道台中段供3-3期及後續開發使用,最多可釋出約4.3GW至6GW的開發容量。據了解,目前較可行的方案為開放兩岸直航航道的台中段,並擬採取漸進式開放方式,預計近期可望定案。學界與產業界普遍認為,航道南側在水深、航行安全及國安等3面向較能符合各方需求。對此,能源署回應,將持續蒐集各界意見、精進區塊開發3-3期選商機制;開放兩岸直航航道部分,將持續與相關部會溝通,擴大離岸風電可設置場域

日期: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