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主要重視股價淨值比沉睡卅年的日本,今年終於甦醒過來,令人最有感的,除了日圓匯率貶值到151.94兌一美元外,過去總是敬陪末座的資本市場,今年日經指數創下33年新高,東証指數創下歷史最高,外資今年持續加碼買超。最具代表性的是巴菲特持續加碼的五大商社及代表軍工的三菱重工。
日期:2023-09-23
凱基證券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理念,透過「信任」的五個英文字母,打造出「TRUST新使命」,在今周刊《2023財富管理銀行暨證券評鑑》中,榮獲最佳財富管理券商獎特優、最佳財富管理形象獎、最佳商品獎、最佳營業員團隊獎、最佳智能理財獎、最佳銀色友善獎、最佳風控獎、最佳永續發展獎、最佳客戶信任獎、最佳行銷創新獎等十項大獎,獲獎數成為證券業最大贏家,顯示凱基證券財管團隊的專業服務,打造出客戶最信賴的財富管理品牌。
日期:2023-09-21
前言: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2023年截至目前為止,有17家上市櫃公司申請變更公司名,已與去年持平,今年全年可望改寫新高紀錄。為何掛牌公司無懼更名繁複手續,寧可改名面對股民?是企業轉型、還是期待更名氣象一新帶動股價?今周刊查訪各公司基本營運概況,讓股民能進一步了解其改名的目的與可能的想法,在投資路上能有更多參考可依循。--------------------中國人壽自1963年4月25日設立,原名華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於1981年1月經財政部及經濟部核准更改為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並於1995年2月8日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在成為開發金(2883)百分之百持股子公司後2年,中壽於2023年4月20日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中國人壽更名凱基人壽專案計畫」,該計畫目前已進入主管機關審核程序,公司名稱變更基準日將於主管機關核准後另行公告說明。
日期:2023-09-20
中華開發金控(開發金)今(8/30)日舉辦2023年第二季法人說明會,公布上半年稅後淨利突破百億,達到新台幣101.01億元,每股盈餘為0.61元。在外界關心的中國曝險部位,開發金整體曝險為1320億元,相較2021年的數字已降低約3成,總經理龐德明表示:「未來將審慎保守觀察,暫無增加曝險的計畫。」
日期:2023-08-30
遠東新(1402)今年迄今,還原1.35元現金股利的話,較去年底收盤價下跌7%,相對大盤今年迄今17.6%的漲幅,股價表現相當落寞。有許多訂閱戶在問,現在值不值得逢低加碼?我們來做一個深入的分析。
日期:2023-08-30
相對於00878成分股充滿AI概念股的高基期,這下跌的壓力也會減少,因為你不用全部資金都卡在00878裡面,還可以換成其他相對低基期的ESG概念ETF,這時候有一個重點,你不能繼續投入跟00878高度相關的成分股,最好找完全不同的族群...
日期:2023-08-22
記得我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開始存金融股的,當時看著電子股大跌,恐慌之下便打算分散投資到金融股,於是開始買進中信金(2891),隨著金融海嘯愈演愈烈,我買進中信金的價位也越來越低,當時看著中信金股價從20幾元一路滑落到7塊多,說實話內心也存在著焦慮不安,只能相信中信金是績優龍頭公司,持續買進並長期投資。
日期:2023-08-21
編按:金融股退燒了?根據證交所8/15公告的最新排行,國民定期定額7月人氣榜名單,兆豐金(2886)、合庫金(5880)、永豐金(2890)....以往存股族最愛的金融股,7月定期定額交易戶數成長都大幅趨緩,其中玉山金(2884)、開發金(2883)、華南金(2880)這3檔金融股,定期定額交易戶數不但沒變多還減少。最近存股族最愛的定期定額標的是台達電(2308)、聯發科(2454)、中華電(2412)。
日期:2023-08-16
近期台北股市遭遇到逆風,短短10個交易日,加權指數從最高點17463,下跌到16307,一共跌了1156點,下跌的速度非常之快。在這下跌的期間,電子股是主要的賣壓來源。雖然大多數的電子股都屬於漲多之後的獲利回吐,但是對於投資人而言,也是多多少少被傷到了。
日期:2023-08-16
山雨欲來:深滬港股跌勢逐漸衝擊台灣!中國的內房危機,從恒大,碧桂園相繼告急,已衝擊到中植系統的中融信託,這一輪危機從房地產到金融體系,現在也撞擊資本市場,原本已積弱不振的深圳,上海,香港股市,14日都出現顯著的跌勢,台灣的加權指數也大跌逾200點,除了AI的國際連結,這些年和中國緊密連結的產業也將受到影響。
日期:20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