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航空母艦,要轉向沒有那麼快,要慢慢轉,但總是要轉。」國泰人壽董事長蔡宏圖面對外界對國壽未來走向的關心,不只一次這麼說。
日期:2001-11-01
二十一世紀影響台灣金融版圖、造成金融業大地震最重要的事,就是金融控股公司法的通過,這個法令,讓近一、兩年來,飽受呆帳之苦的金融業有了生氣,除了打呆帳以外,銀行董事長還有更重要的事可以做:金融控股公司(簡稱金控公司)。
日期:2001-11-01
曾經是中國國際商銀總經理熱門人選的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也是中銀董事的洪德生,雖然是新政府頭號熱門銀行總經理人選,卻因為官司纏身,讓他有志難伸。
日期:2001-10-25
「台灣人的確是很活躍、彈性很高、很積極,未來帶領台灣跳出經濟蕭條的關鍵也將是台灣人自己。」英國寶源投資管理集團副董事兼任南韓投信投資執行長何如克這麼說。
日期:2001-10-25
誰說傳統產業就一定虧損累累,負債連連?本刊統計,百大現金王裡,有四十家非電子產業的傳統公司口袋現金滿滿,其中上市四家汽車業,就有裕隆與中華擠進前十名,風雨飄搖的營建業,國泰建設則榜列二十四名,收現金為主的統一超商、好樂迪也在百名之內。
日期:2001-10-25
台灣景氣直落,加上天災重擊,許多上市、上櫃公司也因為營業收入不如預期,資金出現缺口,而面臨周轉失靈的困境,在這個「現金是王」的年代,哪家公司手上握有的現金越多,負債越少,就越能夠抵擋嚴酷的景氣寒冬。
日期:2001-10-25
自美英正式開火後,全球股市普遍呈現上揚,幾個禮拜前我們就提過「脆弱的信心,滿地的資金」的觀念,而目前全球經濟最重要的挑戰則是產能過剩。大家都很清楚產能過剩的原因,九○年代的科技泡沫讓各廠商拚命擴增產能,可是需求的增加不若供給的增加來得快速;到了世紀末,先是出現各類科技產品庫存暴增,繼而浮現產能過剩的現象。
日期:2001-10-25
華信銀行、建弘證券,加上華南銀行、永昌證券兩個宣布共組金融控股公司的案例,讓銀行、證券商異業合併,共組金控公司的模式在國內金融市場掀起熱潮,尤其建弘證和華信銀行合作後,市場占有率跳升到第三名,更讓老牌證券商面臨強大壓力。
日期:2001-10-11
久未露面的政商名人張秀政,為了鴻禧隱沒在華城深山的四十甲土地要發行「不動產受益權憑證」,重出江湖。一年多來,張秀政因為鴻禧財務狀況江湖日下,以前的優閒歲月越來越遠,每天忙著想辦法還債,到底「不動產受益權憑證」能不能挽救張秀政的鴻禧企業?
日期:2001-10-11
「我要買你們公司的債券基金三百萬元,留點額度給我。」中午股市還沒有收盤,王先生跟朋友吃飯,才剛賣完股票,馬上用大哥大跟在投信上班的朋友買進債券型基金。
日期:2001-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