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這件事,意味著會「變多」,但這也可能是你對存股最大的誤解。所謂的投資工具,就是意味著有賺有賠的風險,特別是股票,屬於高報酬高風險的工具。存股不是不行,但你若沒有依據先「選股」,再「存股」,那麼還是很容易陷入虧損。
日期:2021-04-22
蟄伏已久的金融產業出現大變化,元大金、中信金展現實力,反觀官股銀行頻踩地雷。今年前15大金控公司交出史上最好的單季獲利成績單。在台股奔馳中,金融股列車一定會發動。
日期:2021-04-21
今年台股延續去年的多頭走勢,包括存股族最青睞的金融股,也展開一波強勁的漲勢。但在基本面復甦尚待確認,且大戶籌碼並未明顯歸隊下,現階段建議以搶反彈為主,靜待長線落底訊號出現。
日期:2021-04-21
自110年1月1日起,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由1.91%調漲至2.11%,而起課門檻為單筆2萬元(含)。其中股民最關心參與除權息所拿到的股利所得,只要單筆給付達2萬元(含)以上,一樣需要扣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日期:2021-04-19
自全球開打疫苗後,台灣加權指數逐漸震盪緩步走高,美債殖利率走高、通膨憂慮,雖讓台股隨之震盪,仍無礙走高趨勢,多頭力道強勁,持股是否該停利?
日期:2021-04-19
當初的40萬翻了2.5倍!有位女網友表示,2014年把台幣40萬元,投入股票之後,7年之間就沒有再去動它,當中有動用到現金股利,出國去玩,做額外的開銷,若還有剩下的錢,就會再繼續買進;近期發現就這樣滾到了100萬元,平均每年增加約快10萬。
日期:2021-04-18
台股三月營收繳出不俗的成績單,整體上市櫃公司營收年成長率達24.88%,其中以航運、塑化、金融、橡膠等類股為分居成長率的前段班。
日期:2021-04-18
昨天最驚人的財經新聞莫過於花旗銀行(Citibank)宣佈要撤出包括台灣在內13個地區如存放款(房貸、信貸…)、信用卡、保險箱......等零售金融業務(Retail Banking),僅保留法人和財富管理業務。
日期:2021-04-16
隨著全球接種疫苗人數覆蓋率漸增,大家對經濟解封及通膨預期升溫充滿想像,也提供受惠「經濟重啟」(reopen)產業股價蠢蠢欲動,許多存股族的最愛—金融股就是受惠族群之一。
日期:202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