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信風暴後台灣仍屢屢爆出金融重大案件,並未真正痛定思痛,不少弊案所涉金額和層級屢創新高。回顧近30年台灣金融史的5大弊案,期待以史為鑑,再次警示金融業大股東勿忘行業倫理。
日期:2021-02-19
上月底,有一次在賣場等結帳時,聽到一男一女的年輕店員的對話:男:「我就跟他說,要趕快賣台積電,結果他不聽,現在就套牢了。」女:「那你賣了嗎?」男:「這麼高,我當然不會買。妳有買股票嗎?」女:「我就定期定額買0056。」男:「什麼是0056?」以上這段年輕男女的對話,正足以反應股票已成當今全民運動的事實。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在公共場合聽到類似對話,甚至還曾聽過很專業的技術分析討論。
日期:2021-02-19
對於許多上班族而言,「退休樂活」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為了達成目標,又曾做過哪些準備呢?根據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國人投資金融商品仍屬保守,尤其偏愛定存,這讓理財專家施昇輝、夏韻芬深感不以為然。
日期:2021-02-18
頂著留美博士高學歷、曾在國立大學任教的謝士英,早年對投資理財既不懂也沒興趣,但當他讀了《富爸爸,窮爸爸》與《巴菲特選股魔法書》兩本經典理財書後,以45歲「高齡」毅然踏上投資之路。「前者告訴我『被動收入』的重要性,後者讓我知道『長期投資+複利效果』的威力有多驚人。」
日期:2021-02-17
對於封關前忽漲忽跌的盤勢,擅長技術面的「K線捕手」楊忠憲先從2021年1月的台股走勢開始分析。今年1月開始由台積電等權值股帶頭衝,終於衝破萬六大關,不過到了1月中旬,楊忠憲就注意到技術線型和籌碼面的背離現象。
日期:2021-02-17
全球金融業從疫情爆發以來,普遍節衣縮食,既不配息也不買回庫藏股。對照之下,台灣金融業仍然穩健配息,顯然成為特例。我們專訪本業擔任IT工程師的投資人大俠武林0050,他主張,長期持有兆豐金,把股息再投資,是台灣散戶長期在市場勝出的重要方法。以下是專訪整理:
日期:2021-02-17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今天表示, 2020年散戶搶買台積電人數大增近9萬,相較2019年僅增加1萬股東,去年可謂掀起投資台積電熱潮;股民庫存排名第一則是中鋼。
日期:2021-02-09
即將到來的金牛年,台股仍有一番好光景嗎?四位投資贏家,分別從技術面判斷牛年開紅盤的起手式、從基本面分析還能繼續旺的夯產業,也點出指數高檔下,仍能安心持有的存股好標的。
日期:2021-02-08
股市大多頭行情仍有人慘賠,謹慎的股市老手李伯伯為何會踩地雷、賠掉退休金,經驗彌足珍貴。藝人洪都拉斯則以曾慘賠近千萬元代價,學到菜鳥的僥倖,其實是悲劇的開始。
日期: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