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球開打疫苗後,台灣加權指數逐漸震盪緩步走高,美債殖利率走高、通膨憂慮,雖讓台股隨之震盪,仍無礙走高趨勢,多頭力道強勁,持股是否該停利?
日期:2021-04-19
當初的40萬翻了2.5倍!有位女網友表示,2014年把台幣40萬元,投入股票之後,7年之間就沒有再去動它,當中有動用到現金股利,出國去玩,做額外的開銷,若還有剩下的錢,就會再繼續買進;近期發現就這樣滾到了100萬元,平均每年增加約快10萬。
日期:2021-04-18
台股三月營收繳出不俗的成績單,整體上市櫃公司營收年成長率達24.88%,其中以航運、塑化、金融、橡膠等類股為分居成長率的前段班。
日期:2021-04-18
昨天最驚人的財經新聞莫過於花旗銀行(Citibank)宣佈要撤出包括台灣在內13個地區如存放款(房貸、信貸…)、信用卡、保險箱......等零售金融業務(Retail Banking),僅保留法人和財富管理業務。
日期:2021-04-16
隨著全球接種疫苗人數覆蓋率漸增,大家對經濟解封及通膨預期升溫充滿想像,也提供受惠「經濟重啟」(reopen)產業股價蠢蠢欲動,許多存股族的最愛—金融股就是受惠族群之一。
日期:2021-04-14
根據《財訊》報導,在一片不看好的聲浪中,台灣金融史上首樁金金併成功在即,僅花95天。就待6月日盛金股東會改選後,富邦金就能全面入主,不再受到另一大股東香港建群箝制。
日期:2021-04-12
存金融股的人常有一種說法,說雖然金融股報酬不見得比大盤ETF(如0050)高,但因為投資者屬性比較保守,不能承受太大風險,所以存風險比較小的金融股,比較能安心。但這種金融股風險低的說法是經得起實證考驗?還是只是「感覺比較安心」而已?以下我們就簡單以一些數據來觀察。
日期:2021-04-08
三月底公布年報與股利政策,以及四月即將公布第一季季報的這段期間,正是投資人檢視手中存股標的、成長股、轉機股的重要時刻,在台股行情萬六之上,波動震盪也將成為常態之際,多位台股贏家在此分享他們在財報公布後,最看好的產業、最看重的指標,以及最想布局的口袋名單。
日期:2021-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