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14家金控獲利全部出爐!中信金(2891)週五(1/10)公告2024年營收表現,12月稅後盈餘為37.02億元,累計全年合併稅後純益為720.28億元,EPS來到3.64元,創下新高。至於2024年獲利王當屬富邦金(2881),其次是國泰金(2882),第3名則是中信金(2891),接下來包括元大金(2885)、兆豐金(2886)、凱基金(2883)都賺超過300億元。至於存股族最關心的股利,法人認為,2024年金控獲利有著大幅度的成長,2025年配息時可望讓股東笑開懷,儘管金融市場變數不少,獲利前景仍是不看淡。
日期:2025-01-10
現在人追求財務自由的生活,無非是因為想要拿回時間的主控權,不想因為受到工作的約束,以及金錢壓力的考量。但要做到的人並不多。台灣的貧富差距相當懸殊,除了高薪階層比較有機會短時間達到,我們這種上班領薪水的老百姓,萬一工作內容不是自己所嚮往的,又或者薪水不符合期待,通常都得工作到65歲才能退休。
日期:2025-01-10
整體來看,三家銀行金控狀況都很不錯,當然也是因為台灣經濟情況佳...
日期:2025-01-10
今周刊編按:最大消費電子展CES秀登場,展前輝達股價創新高、台積電ADR暴漲5.46%,週二(1/7) 開盤在權值股助攻上漲396點或1.6%,最高來到23943.95點,突破前波高點,台積電 (2330) 更以1160元,上漲35元或3.1%再創新高。周一外資買超 520 億元爲史上第7大,單日砸326億買超台積電29406張,專家認為,大盤線型獲扭轉並有利多方,台股將挑戰 24416 歷史高點。在操作建議上,台股周一以跳空缺口強勢站上所有均線,終場不僅以中長實體紅K擺脫下降壓力線 ,同時也創去年7月中以來收盤新高,並且量能同步放大,顯見資金買盤相對積極,多方攻擊訊號相當明確,短線指數有望順著突破氣勢創波段高,封關前行情應可樂觀看待。
日期:2025-01-07
14家金控2024年前11月獲利大賺高達5714億元創史上新高,年增近六成!由於2025年金控股利發放預估不錯,可望高於2024年,使得存股族搶存金融股。對此,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在報告中列出,最看好哪幾檔金融股,同時也點名2檔表現「輸給大盤」因而不看好,目前預估有3家現金殖利率上看4.5%,其中中信金現金股息最為可口,殖利率預計上看5%。
日期:2025-01-07
所有的投資專家都說,買股票該看的是「價值」,而不是「價格」。價格再低的股票,如果公司經營沒有持續成長的動力,也不該買。價格再高的股票,只要具備長期投資的價值,都值得買。然而,人性讓「價格」成為一般投資人買股票的第一道心理關卡。
日期:2025-01-06
台股上周連五漲,站穩23,200點大關與所有均線。展望2025年,富邦、中信等八大投顧機構看好的明星潛力股,且法人、大戶提前進場卡位的中信金(2891)、台積電(2330)、廣達(2382)、華航(2610)等16檔「2025年勝選股」,將扛起元月行情人氣大旗。
日期:2025-01-06
回顧2024年,投資人最愛的存股標的,沒有意外的就是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有高達90.1萬戶投資人選擇定期定額存股台積電。投資專家認為,AI仍將是2025年的投資趨勢,小資族可以沿用存股方法,繼續投資台積電。
日期:2025-01-05
就在2024年底,跨入2025年的時間點,台北股市終於在外資休假的這段時間,多頭找到空檔喘息。外資在期貨的淨空單留倉降至4萬口之下,現貨也恢復買超,但是卻令人意外地調節了不少金融股,尤其是金控股。
日期:2025-01-02
台股週二(12/31)封關,在美股前一日全數收黑影響下,開盤即下殺超過217點、最低來到22972.99點,一舉摜破5日線、10日線以及月線,最終收盤時跌幅收斂至0.67%、守住23000點關卡,收在23,035.1點。在權值股台積電(2330)表現的部分,終場下跌15元,以1075元作收,跌幅1.38%。雖然封關日台股表現不如預期,但在AI熱潮的帶動下,截至12/31,指數在2024年大漲5104.29點,創下史上最大漲點,遠遠領先第二名的數字,也就是2023年封關大漲近3800點的數據。上市公司市值衝上73.89兆元,1年增加17.05兆元,以11月台股開戶人數1318萬人計算,平均每位股民今年大賺129.4萬元。反觀外資2024年站在賣方,截至12/31已賣超6951.5億元,但絲毫沒有阻礙台股創新高,背後強力與外資對作的,包含回流台灣的內資,與台灣民眾超額儲蓄達4兆元的實力。
日期: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