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許多父母都會為子女規劃儲蓄險,希望能存下一筆教育或創業基金。然而,這份美意卻可能隱藏著意想不到的稅務地雷。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駱潤生在《毛利小姐變有錢》節目中,解析保單傳承財富,如何避免贈與稅陷阱、善用壽險法律優勢,將財富精準無憂傳承給下一代。
日期:2025-09-01
不繳稅就賣光你的股票!台中有位王先生發現,名下的股票竟被強制變賣,急忙詢問稅務局才知道,自己還有欠稅沒繳納,遭法務部行政執行署辦理強制執行,導致股票被變賣。其實,除了股票之外,包括動產、不動產、存款、薪資及保單等,都是強制執行的標的。而一旦被扣押的股票拍賣後,這筆錢將優先用來繳納本稅、滯納金;此外,還須負擔行政執行過程中產生的費用,整體金額遠高於原先稅額,可說是得不償失。稅務局提醒,民眾若未依限繳納,每逾3天將按稅額加徵1%滯納金,如果超過30天仍未繳納,除加徵10%的滯納金外,還會被移送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所屬分署強制執行。
日期:2025-08-30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民眾遺產稅申報時,別誤解扣除額適用條件,常見錯誤發生在父母扣除額、身障扣除額。稅局提醒,若父母拋棄繼承,將無法適用相關扣除額;若重度身障者是被繼承本人,而非遺屬,同樣也不能減除身障扣除額。
日期:2025-08-26
傳統的台灣長輩觀念,總會覺得房子不能留有債務,盡可能留更多現金存款給後代,這樣才是愛的表現,未來才不會有債留子孫的疑慮或者被親戚說閒話。但其實這是嚴重的錯誤觀念,在稅務上會很吃虧,專欄讀者今天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詳細記起來,對於未來會很有幫助。
日期:2025-08-19
辛苦工作一輩子的勞工,可以平平安安活到退休,用勞保老年給付享清福,這是再好不過了,而當生命告終,符合請領條件的勞工家屬仍可領取遺屬年金,這些該有的給付常被忽略,特別呼籲辦理喪禮之後,千萬不要忘記申請。(原文刊載於2022/4/13,更新時間為2025/8/4)
日期:2025-08-09
「為了省遺產稅,我把房子給兒子、土地給女兒。」這是竹科老張的作法,也可能是你心裡的版本。但很多人沒發現:省下的遺產稅,可能換來每年更高的地價稅,最後反而多繳了更多的稅⋯⋯
日期:2025-08-08
台積電(2330)董事長魏哲家在上周四(17日)法說會出重磅預言:「未來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電動車10倍!」AI教父、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更直指,下一波AI浪潮將是「實體AI」(Physic AI),所有能力都能融入物理世界,比如人形機器人領域,資金再度追捧相關概念股。
日期:2025-07-20
比爾蓋茲曾說:「我讓懶惰的人做困難的工作,因為懶人能夠找到最簡單的方法來完成任務。」這個態度用在投資理財上,更是再貼切不過。有道是「天道酬勤」,但為什麼很多努力學習投資理財的人,卻不一定能賺到錢呢?其實投資越懶,反而可能賺越多。
日期:2025-07-16
「欸!清流君,你不是說 0050 很猛嗎?那如果我退休後每年多花一點、爽一點,可不可以?提個 10%,會不會怎樣?」
日期:2025-07-15
為安全防盜,許多人會租用銀行保管箱,存放重要物件,珠寶首飾、黃金、外幣。資深地政士表示,如果都是珠寶黃金都是個人的沒問題,但千萬別把太太嫁妝、兒女們彌月金飾或是長輩們寄放珠寶黃金也放在一起,否則當保管箱承租人意外往生時,可能就會面臨遺產稅問題。
日期:202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