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通膨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通膨共有6223項結果
台股

楊應超看投資》連輸10次機率小,一發生就會全盤輸…台股分散風險的時間到了

編按:台股週二(4/16)跌玻2萬貼、美國Fed鷹聲再起、美股那指、標準普爾500指數雙雙走低,美債殖利率升破4.6%。今周刊數位專欄作者楊應超日前即呼籲投資人居安思危,獲利了結,及分散風險,因為股市的估值偏高,風險回報也不是很吸引人,建議大家要重新檢驗資產配置,才可以有效的應對正在迎來的風險。

日期:2024-04-08

傳產

今周重磅》通膨蠢動,3月CPI能否降回2字頭?花蓮震後嚇壞美光、喊暫停記憶體報價,南亞科法說看後市

上月,為了應對蠢蠢欲動的通膨,央行無預警宣布升息半碼,跌破市場眼鏡。本周主計總處將公布最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左右未來國內利率政策。403花蓮地震,國內半導體廠嚇了一大跳,儘管並未造成嚴重損害,不過記憶體大廠美光率先宣布暫緩報價,也讓國際二大廠跟進,是否代表記憶體報價看漲,就看本周南亞科法說會釋疑。1、通膨蠢動、央行突升息 3月CPI是否回到2字頭?2、花蓮地震嚇壞記憶體廠,美光暫停報價 南亞科法說會釋疑3、高階手機需求何時復甦 大立光法說將釋風向球

日期:2024-04-08

台股

美股第一季表現亮眼,接下來恐面臨全球經濟放緩壓力?AI應用才剛開始,看漲勢頭依然存在

那斯達克已連續第五年擴大其上市IPO的領導地位,2024年,美股第一季度表現亮麗,科技股持續引領美國那斯達克指數再創新高。第一季,美股那斯達克指數衝破歷史高點,今年以來已經從1月的14500點,來到16400點,漲幅高達14%左右,再創歷史新高!

日期:2024-04-08

債券基金

00679B、00772B…每月3千元,該存高股息ETF還是債券ETF?金融業14年老手傳授1招:安穩領息打造養老本

在這個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的年代,進可攻,退可守的穩當「資產配置」,是致富不敗法則。 「債券」是一種固定收益的投資工具,在經濟不確定時提供保值功能,且利於風險管理。適合追求穩定現金流的人,以及追求風險分散和長期投資的人。所以,無論是「保守型投資人」或是「有資產配置需求的人」都適合買債券!作者「辣媽Shania」曾在龍頭券商與外商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服務近14年的實戰經驗,這篇文章專為小資族、退休族解說最詳盡的「債券」知識,如何才能不工作,每月穩領配息,靠利息過上喜歡的生活?

日期:2024-04-08

國際總經

就業數據火熱,Fed理事曝2情況「有必要升息」...鷹影揮之不去,推估降息時機推遲到9月

異常火熱的就業數據,導致聯準會(Fed)鷹影揮之不去。Fed理事鮑曼(Michelle Bowman)5日表示,一旦通膨停滯不前或逆轉升高,「Fed有必要進一步升息」,鑒於就業市場強勁不減、交易員也把Fed首度降息時機押注推遲到9月。

日期:2024-04-07

國際總經

全球瞭望》葉倫訪中拋產能過剩論,美中貿易恐風雨欲來...油價飆破90美元,降息有得等了

美國財長葉倫任內二度訪中,她在正式行程首日提到,廉價的中國綠能產品,威脅到美國發展中的電動車和太陽能產業,拜登當局將出手保護本土業者。美國斥資數兆美元支持本國乾淨能源產業之際,葉倫卻要中方縮減工業補貼,這讓她此行充滿挑戰。而華府要求中方減少出口過剩產能,恐怕讓雙邊貿易的緊張再次升溫。

日期:2024-04-07

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40406pp大數據周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4-04-06

理財

道瓊指數蒸發逾500點!聯準會官員為降息憧憬澆冷水,引爆去年銀行危機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在今年通膨壓力、油價攀升和經濟強勁背景下,聯準會官員為降息憧憬降溫 ,美股週四 (4 日) 大幅收低,道瓊工業指數下跌 530.16 點,創 2023 年 3 月 22 日銀行危機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創連續四個交易日跌勢。AMD 崩超 8%。

日期:2024-04-05

傳產

轉型是台商宿命!兩岸關係緊張、中國對手崛起,床墊大王、輪胎大廠…企業提3大解方

面對兩岸關係緊張、中國業者崛起、再到無人傳承等眾多挑戰,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週三(4/3)舉辦論壇,盼透過成功台商的經驗分享,提供更多企業借鑑。

日期:2024-04-03

傳產

市區電巴2030年目標1.1萬輛上路,業者喊車型少、如何突破瓶頸?交通部給答案:今年有望見成果

台灣力拚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預計讓11,700輛市區燃油公車汰換成電動巴士,只是進度趕不上計畫,2023年巴士電動化腳步進度落後,僅約2,000輛電動巴士落地,想在2030達到100%還有得拚。交通部前部長賀陳旦指出,現有市區公車購車補助,與電動大客車國產化示範計畫綁在一起,導致第一線客運業者頗有怨言。他說,市區公車電動化的關鍵是客運業,他們提供服務,同時也是消費者。交通部則是表示,政府提供補助預算,自然會希望能夠留下些技術成果,國產巴士車型少、市場競爭不足,讓客運業者購車困難,目前僅成運、華德這2家車廠能符合國產示範計畫,經濟部積極輔導業者符合標準,「今年就有機會看到成果」。

日期: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