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今周刊》「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6/18(三)登場。面對川普關稅帶來的衝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稅法與政策教授克勞辛(Kimberly A. Clausing)直指,川普2.0的關稅正犯下經濟孤立主義、財政政策、全球集體行動退縮的三大錯誤。克勞辛強調,這將導致美國「大規模自殘」結果,形同把(足)球踢進自己球門。她認為,這些對美國產生包括經濟成長預測下調、生產力會下降、經濟會趨緩等「自我傷害」,且目前關稅實施後,會讓美國普通家庭每年額外支出逾2000美元,這比減稅帶來的好處還大。面對川普關稅帶來的供應鏈衝擊,KPMG 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營運長陳彩凰則回顧起台灣「供應鏈三部曲」,這包括第一部曲:1970年代的「MIT時代」;第二部曲:80年代「西進中國」;第三部曲:90年代至今的「新南向與新東向策略」。陳彩凰盛讚以上50年的供應鏈經歷是「台灣的驕傲」,台灣企業調度全球供應鏈的彈性與經驗特別厲害,且能在天然資源不豐富的地方,順著全世界的趨勢,孕育出如此大的經濟體與強健的產業鏈,這如此經驗是「舉世少見」的。此外,對於美國國貿法院作出川普關稅「違法」的裁定,白宮也對此提出上訴一事,陳彩凰也提醒大家應密切注意後續判決結果的走向。
日期:2025-06-18
(今周刊1487)整體經濟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台壽與政大商學院最新調查顯示,民眾大多對退休金規畫缺乏信心。IMF前經濟學家根據其在台灣的觀察,建議利用多元配置來抵禦通膨並分散風險。
日期:2025-06-18
(今周刊1487)在關稅戰前景未明、各國豁免期即將屆滿之際,美中作為核心戰場,下一步動向備受矚目。法國外貿銀行亞太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深入剖析這個牽動下半年全球經濟走勢的關鍵變數。
日期:2025-06-18
(今周刊1487)穆迪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因信評風波意外成為白宮箭靶。風波過後,他接受本刊專訪,深度解析下半年全球經濟走勢。
日期:2025-06-18
(今周刊1487)第三季投資市場仍將維持高度動盪,短線進出不易,降低投資組合波動、提升防禦力,是安穩度過亂世的新解方。
日期:2025-06-18
Versace, Tiffany等傳統精品品牌頻頻被收購,不是精品的精品則正以迅猛的速度崛起。泡泡瑪特帶來的現象,反映現今的經濟情勢下,新的消費邏輯正在形成。
日期:2025-06-18
(今周刊1487)美國經濟正站在十字路口,財政、貿易、貨幣與金融監管同時面臨壓力測試。從川普政府主導的減稅法案與關稅升溫,觸發企業與市場信心動盪,聯準會則因通膨與就業數據膠著而陷入觀望。在這場政策與數據交織的高壓季節裡,未來90天,將成為全球資本重新定價的關鍵拐點。
日期:2025-06-18
編按:6/13標售220億美元(約合台幣6,500億元)的30年期美債結果超乎預期,暫時化解了沒人想買長債的憂慮。不過,在後市通膨壓力可能再度升溫、台幣看漲(匯率吃掉獲利)的前景混沌情況下,投資人對美國長債到底該抱持什麼樣的態度?以下為財經部落客股人阿勳的分享:
日期:2025-06-17
從事房仲業的朋友剛剛從上海回來,他傳了一則簡訊給我,上面寫著上海南京西路最高檔的恆隆廣場,租金從三年前一平米15元人民幣一天,跌到現在剩下6.5元人民幣,租金出現腰斬以上的跌幅,這是房地產跌價,加上內需不足的景象。
日期:202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