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通膨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通膨共有6678項結果
國際總經

經濟超差、QE都來不及了 為何德國法院判定歐央行越權,可能停止參與購債計畫?

5/5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Federal Constitutional Court)要求歐央行 3 個月內針對其資產購債計畫(PSPP)提交檢視計畫,否則強制德國央行禁止參與未來的資產購買計畫,並出售相關資產!

日期:2020-05-22

國際總經

改革金融系統 聯合國呼籲全球性「綠色新政」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去年發表報告指出,必須發展一個全球性的「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提供各國政府因應氣候危機的力量。

日期:2020-05-21

國際總經

財政赤字貨幣化

一場罕見疫情,觸發史無前例的經濟大停頓,幾乎所有國家都須啟動緊急救援計畫。但多數政府財政早已捉襟見肘,特殊時期的特殊財政支出政策,應運而生。

日期:2020-05-20

國際總經

鈔票與債務同飆 美貨幣黑洞後果難料

印鈔票容易,回收幾乎不可能,紓困津貼其實是剛從央行印刷廠出來油墨未乾的借條,美國債務膨脹與印鈔票的速度神似阿根廷等破產國家,是否將是「致命慘勝」讓人擔憂。

日期:2020-05-20

國際總經

世衛大會今登場》台灣怎失去WHO代表權? 故事要從48年前說起

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World Health Assembly)今天以視訊會議方式揭幕,隨著COVID-19(武漢肺炎)今年延燒全球,台灣又防疫有成,台灣能否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衛大會,成為我國拓展國際空間及美中政經角力的最新焦點。我國是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成立的創始國,卻在1972年5月的世衛大會失去代表權,被中國大陸取而代之。當年怎麼失去世衛組織會員國資格,退出這個國際組織? 簡單來說,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中國大陸在外交佔上風後積極洽談WHO會籍與技術援助,及提供更多WHO經費,適逢美元走貶影響國際經濟,世衛組織又大增預算,因此仰賴中方經費挹注,都是促使多數會員國48年前轉向支持中國的重要因素。

日期:2020-05-18

理財

把錢放定存,應該按月領息還是到期一次領比較好?關於銀行存款,常被搞錯的那些事

今天是發薪水的日子,你上網銀確認薪資已經入帳,扣除掉每月必須支出後,你想到自己大部分的資產都套在那檔股票上,為了強迫自己儲蓄,你覺得承作定存會是個好主意。在看牌告利率時,你發現除了自己熟悉的定期存款外,還有其他像是定期儲蓄存款及整存整付、存本取息、零存整付不同的選項。於是你一時拿不定主意。

日期:2020-05-13

國際總經

大撒幣下的受害者

疫情肆虐下,全球主要經濟體可能出現1930年代大蕭條後最嚴重的衰退。各國緊追美國腳步撒錢挹注經濟體,在美元供給量大增下,都將削弱市場對持有美元的信心。

日期:2020-05-13

台股

就算買在高點,也比1%定存強!給50歲的你投資建議:退休不傷神,這2檔存股名單記下來

「照顧家人」和「照顧自己」是老天給每個人的考試,只有準備好的人才能考得好成績。衝鋒職場的我們曾經無畏無懼,但當照顧議題來到眼前時,才發現自己有多脆弱,懊惱知道的太少、準備的太少。

日期:2020-05-12

國際總經

陶冬:「此觀點」準確度若有一半 股市出現二次探底的機會不低

上週五,美國的經濟數據和股市表現徹底分裂了。美國失業率爆出自從數據成立以來的最高值,逾2000萬人一夜間失去了工作,美股卻升了。市場認為最壞時間已經過去,打起經濟重啓算盤,期待聯準會(Fed)和白宮進一步刺激措施,股票在經濟災難中升起。

日期:2020-05-09

國際總經

點出十大危險趨勢 羅比尼:全球面臨更大蕭條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比尼警告,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面臨的困境更嚴峻,他特別點出十大危險趨勢,將使全球經濟在2020年代稍後出現一場L型的「更大蕭條」(Greater Depression)。

日期:20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