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今(16)日舉行理監事會議,會中全體央行理事一致同意利率連七凍,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維持年息1.125%、1.5%及3.375%;不過,會後記者會時央行總裁楊金龍定調,當前貨幣政策為適度寬鬆,「明年一定朝緊縮方向走」,必要時將調回去年降息的1碼。
日期:2021-12-16
本周三,美國聯準會(Fed)結束為期2天的利率決策會議,決議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到0.25%區間不變,但將加快縮減購債(Taper)的步調,且由點陣圖可看出,Fed官員認為,2022年,可能會升息3次,隔年將再升3次,較市場預期更為鷹派。
日期:2021-12-16
有「房市章魚哥」之稱的天時地利不動產顧問總經理張欣民今(16)日指出,儘管今年中嚴峻疫情及政府一連串打炒房,各地房價頻創新高,但根據六都前11個月的房屋買賣移轉數量推估,2021年台灣全年房屋交易量約落在34萬5857棟,與2020年比較,年增率約5.9%,不僅創7年新高,也持續維持「價量俱揚」。
日期:2021-12-16
歷經動盪的二〇二一年,明年,全球經濟將怎麼走?國泰世華全球投資趨勢論壇12月8日登場,與會的瑞信亞太區私人銀行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及國泰人壽資深副總經理王怡聰,針對三大議題提出展望。
日期:2021-12-16
全球通貨膨脹(inflation)愈來愈嚴重,面對這股惡潮,首當其衝的正是物價,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創下近40年來新高,台灣CPI也多次突破2%警戒線,惡性通膨的浪潮引發擔憂情緒與壓力。然而,有「女股神」之稱的方舟投資 (Ark Invest) 創辦人伍德(Cathie Wood)卻直言,「未來1年,金融市場和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不是通膨!」
日期:2021-12-16
週三 (15 日) 聯準會 (Fed) 結束為期兩天的利率政策會議,一如外界預期,Fed 決定維持基準利率逼近於零 (0% 至 0.25% 區間),加快縮減購債 (Taper),暗示明年最多升息 3 次,以抑制高通膨。Fed 最新利率聲明與主席鮑爾記者會重點摘錄如下:
日期:2021-12-16
油價居高不下,帶動物價上揚。但專家表示,油價最高點可能已出現,未來一段時間可能都是高檔震盪。在投資布局上,塑化產業因供需狀況對廠商有利,第一季仍有行情可期。
日期:2021-12-15
面對高基期、景氣反轉疑慮,就算台股有基本面為後盾,但未來可能會有些變化。央行貨幣政策縮緊、通膨壓力、疫情變化,是牽動明年投資布局的重要變數。
日期:2021-12-15
今年十一月,高盛連發三篇報告,直指在「通膨+升息」環境下,債券、尤其是政府公債的資產配置避險功能將有「失能」之虞。這個論點,直接挑戰當今投資世界對於股債配置的信仰,牽動退休族最「基本款」的配置模式,因此立刻引發華爾街諸多討論。
日期:2021-12-15
「在退休金理財的規畫中,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應被視為一項重要影響因素。」「在退休金理財的規畫中,必須納入氣候變遷對投資環境影響的考量。」「在退休金理財的規畫中,必須將減少碳排等相關法規納入重要風險考量。」這三句話,是白紙黑字的法規條文,法規的名稱,是《雇員退休收入保障法》(ERISA),主管機關,是美國勞工部。
日期: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