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表現尚稱穩健,不過盤勢大多還是在多空拉鋸,高檔盤整之際,投資人不妨慢下腳步,自我充電。《今周刊》介紹近3個月內出版的3本投資新書,包含ETF、存股與投資騙局的故事,趁228連假,投資人也可以翻閱幾本好書,重新擬定投資策略。
日期:2022-02-23
隨著俄烏局勢急轉直下,金融市場膽戰心驚,這場數十年未見的地緣政治風暴效應多大?《今周刊》特此整理了5家指標外資觀點,提供投資人參考。
日期:2022-02-23
6年9班的許旭志很愛美食, 2013年赴日本出差,電視節目舖天蓋地播出Gontran Cherrier Artisan Boulanger Paris(簡稱GC)的可頌,引起他的注意。吃了2年,驚訝於它的美味,2014年成功取得代理權。本業是半導體的他,以科技人精神、花2年時間才催生出一顆美味可頌。直到2016年才在東區開了間店。他笑道:「沒想到一顆可頌要耗費許多精神。」
日期:2022-02-22
「俄烏衝突升溫,俄國股市以美元計價的RTS指數下挫逾10%!」「美股休市,但標普500指數期貨大跌2%!」
日期:2022-02-22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2-21
近期國際間幾件大事,包括美國公布的元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PPI(生產物價指數)創下多年以來新高,以及俄羅斯及烏克蘭之間一觸即發的緊張情勢,都為全世界的經濟增加不少未知數,且目前通膨狀況未見緩解,若是俄烏衝突持續升溫,帶動能源價格升高,是否會引爆通膨的壓力鍋,仍須密切觀察留意。
日期:2022-02-21
疫情後全球主要經濟體通膨紛紛創新高,1月美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抬升至7.5%,而中國CPI回落至0.9%。中美CPI通膨為何如此大反差,主要是兩國CPI構成和主導因素變化趨勢不同。
日期:2022-02-21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2-20
上周全球資產市場的情緒圍繞著烏克蘭局勢而大起大落。美國總統拜登預言的16日俄羅斯入侵並沒有發生,不過他又給出了新的預言日子。俄羅斯總統普丁剛說完撤軍,衛星顯示俄烏邊境的戰鬥直升機數量仍在上升。曾經是喜劇演員的烏克蘭總統,努力地向世界講述一個悲劇故事。
日期:2022-02-20
國內物價連續突破2%通膨警戒線,儘管去年經濟成長高達6.28%,但通膨卻吃掉了薪資成長,上班族對「加薪」超無感;主計總處昨公布110年全年受僱員工薪資統計,在物價上漲壓力下,全年實質經常性薪資落入負成長、年減0.04%,是近5年來,實質經常性薪資首度出現「倒退嚕」的景象。
日期:202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