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通膨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通膨共有6607項結果
債券基金

投資等級債正當時!聯博投信以「人腦+AI*」雙引擎 搶攻主動式債券ETF新賽道

2025年全球政經環境面臨地緣政治風險升溫、股市動盪、台幣升值等多重變數,造成資本市場走勢詭譎多變;現階段,投資人回歸理性,選擇擁抱可預期的收益來源,美國投資等級債憑藉較長期平均便宜的價格與因應市場波動的能力,再度重返資產配置核心的鎂光燈之下 。

日期:2025-07-11

國際總經

從巴西苦吞50%關稅 看川普去中化決心 趙堃成:台灣在表態的十字路口上

從美國最新公布的八國關稅來看,台灣其實正在非常重要的十字路口,這次的選擇將決定將來台灣的命運,我們務必慎重考慮。從這次首批收到關稅信的14國、到今天最新公布的8國關稅,可以很明確地看出,對於堅持不開放市場、特別是美國最關心的農產品、汽車及所謂的媒體、智財等議題,無法提出正面回應或者是保證的國家,甚至沒有明確表達去中化,也就是堅守不做洗產地或是協助中國進行轉口貿易的國家,都將受到明確懲罰。

日期:2025-07-10

全球股市

穿搭可以跟風,但投資你需要一件百搭「小白T」

如果時光倒轉到今年4月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之前,作為投資者的你,會不會做出不同的投資決策?是否會將部分資金轉換為波動較低的資產,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很幸運的,市場環境在6月回到了到年初水準,就像是給投資人再一次選擇的機會,你準備好了嗎?

日期:2025-07-10

國際總經

《大而美法案》過關!川普擴大企業優惠、大砍綠能補貼,重建美國製造業,台灣企業赴美迎禮包

甫通過的《大而美法案》延續川普過去的減稅改革,更加大企業優惠措施。但台灣企業赴美是否能真正受惠?而法案終止綠能補貼的措施,可能撼動全球的綠能布局嗎?

日期:2025-07-09

退休

退休金要存多少才夠?雙北生活至少3000萬!達標沒想像的那麼難,老手算給你看:每年只要投資13.4萬

「退休金多少才夠? 」過去我多次提醒,1000萬的退休金目標並不夠,每年50萬的被動收入也不夠。近期參加節目錄影時,我習慣建議投資人,以2000萬至3000萬當作退休金的目標。當然,也有不少人覺得,這樣的目標太高,太遙不可及。

日期:2025-07-08

退休

高中老師夫妻月收12萬,65歲還清房貸僅剩200萬「差點窮老」!退休月領10萬的秘密「房子就是我的養老金」

我有一個朋友,是我心中最佩服的「退休人生教科書」。

日期:2025-07-08

國際總經

川普關稅開獎沒台灣,會卡在32%?三套劇本看台股下半年,英業達、仁寶、中鋼...11檔潛在受災戶出列

本周,將是關稅大限的關鍵期間,上周末相信投資人都有看到新聞討論美國主要貿易夥伴正在衝刺尋求與美國的貿易協議或遊說來爭取更多時間,而財政部長貝森特也表示,未能在截止日期前達成協議的國家將可以選擇延長三週進行談判,前提是要有「誠意」。目前最新的進度來看,川普將於週一開始向12至15個貿易夥伴發出關稅函,同時暗示一些協議也即將達成,但究竟本次關稅大戲台灣會受到什麼影響?劇本又會有哪幾種?誰受惠誰受害呢?會影響到下半年的台股行情嗎?今天一次搞明白。(編按:川普今天在社群媒體上公布發給14國領導人的信件,包括日、韓、馬來西亞等5國課徵25%稅率,另外9國包括南非、泰國、緬甸則課徵30-40%不等的關稅,正式實施日期延至8/1。)

日期:2025-07-08

全球股市

0050、006208、VT、VWRA… 他信奉指數化投資,美股、英股這樣選!

「該買0050、還是0056?」兩派論戰在國內不曾停休,特別是在高股息ETF風起雲湧後,前者指數化投資核心概念是「獲得市場平均報酬」,後者高股息ETF投資概念在於「累積足夠張數,就能靠被動收入財富自由」,曾在主動型基金追逐、卻在金融海嘯跌跤的哆啦王(本名:張遠),在深入研究指數型投資後,認為高股息ETF投資存在「穩定的錯覺」、「對退休財務計算過度簡化」、「高股息ETF更抗跌的偏誤」三大迷思。

日期:2025-07-07

國際總經

川普對等關稅掀牌,首批12封通知信準備寄出...台灣稅率能砍半?│全球暸望

美國總統川普訂下的7月9日對等關稅期限,終於將在本周到來。台灣等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將面臨多高稅率,無疑是全球本周最受關注事件。川普上周表示,將陸續致函尚未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告知他們必須支付的關稅,稅率從10%到70%不等,其中12個國家的關稅通知函預定7日寄出。

日期:2025-07-06

房地產

韓國超猛打房「貸款殺到0%、房貸上限1400萬」,台灣能學一下?專家直搖頭揭關鍵原因

韓國近年重手打房不斷,但房價愈打愈高,近日韓國政府再宣布更嚴厲打房政策,包括兩房以上買房不給貸款,貸款最長年限從40年降為30年、貸款購屋者需在6個月入住等,不少網友表示,「台灣可學一下嗎」。對此,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表示,韓國下猛藥的打房政策,台灣不但不能學,反而應引以為鑑,房產政策不能窮到只剩「打房」,政府應提出治本的房產政策才是上策。

日期:202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