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通膨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通膨共有6694項結果
債券基金

30年美債飆5%、美財部動手回購意義何在?債蛙哭倒,專家給一句話:在哪跌倒「不一定要在那站起來」

美國長債殖利率一路攀高,但聯準會(Fed)卻遲遲沒有出手相救,迫使美國財政部於日前撥款100億美元回購美債,寫下財政部史上最大規模的債券回購行動。然而,儘管已經是史上最大規模的債券回購,但在專家眼中,這並非一項有針對性的回購。

日期:2025-06-08

聰明理財

50歲起步,12年差了460萬!退休金翻倍的關鍵是什麼?

「老謝!你看我們公司那個副理,退休後天天騎腳踏車去公園下棋,中午就吃個60塊錢的便當」老王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跟我感嘆:「我可不想退休後,過得這麼寒酸啊!」

日期:2025-06-06

職場

他年年考績甲等,當5年小主管卻從沒調薪過…你是沉默薪貧族?要求加薪總是罐頭回覆:只有一條路能走

「當了5年小組長,管理4人團隊,卻從未加過薪。」37歲的沈先生儘管年年考核甲等,但薪水始終沒變,連加班費都沒辦法領。即便向上反映,卻總是只得到主管「老闆在評估」的罐頭回應。人力銀行調查2025年上班族加薪狀況,發現高達91%的上班族不滿現有薪資,創下6年新高。根據調查,台灣勞工想要加薪,平均隱忍2年2個月未加薪,才會忍不住開口,更有超過3成上班族,因為不敢向主管啟齒,成了「沉默的薪貧族」。

日期:2025-06-06

ETF

大盤站回2萬1,該衝了嗎?下半年還有5大風險!想安心賺有3買法:高股息、市值型的亂世解方

近期台股站上21000點關卡,技術面站上季線,投資人也逐漸恢復信心。然而,下半年仍有5大風險隨伺在側,投資風險仍未去除。在這樣的環境下,該買高股息ETF,還是市值型ETF呢?三個策略,讓你安心投資。

日期:2025-06-06

債券基金

美國經濟走緩,聯準會下半年降息機率高,郭恭克:現在減持美國公債非明智之舉

近期公告的美國總體經濟指標,大部分偏向走弱,導致川普提高進口商品關稅政策,截至4月,不僅未對美國新公告的通膨數據造成推高效應,自5月下旬以來,美國長年期公債殖利率自高點滑落,10年期指標公債殖利率自5月22日的4.61%,下降至6月5日的4.35%,市場對年底前聯準會(Fed)擴大降息幅度的預期提高,美國公債市場走勢與一般投資者原先預期的長空格局,可能會完全不同。

日期:2025-06-06

國際總經

找張忠謀、施振榮坐鎮台灣主權基金?王健全籲民間主導績效全公開!政府角色怎麼定位才能成功?

總統賴清德日前宣布台灣要成立主權基金,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週四(6/5)在「關稅震撼:世界經貿秩序大變局」論壇指出,重點是主權要「在民」,讓民間主導,投資可以透明化,績效全都公開上網。他也提議,可找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等公正人士來處理比較上位層次的策略,由政府透過董事會監督。

日期:2025-06-05

理財

製造業回流美國趨勢,未來將如何發展? 川普2.0不是要所有製造業回流,而是鎖定具有戰略意義的產業以及高階製造業

今年四月的關稅大戰,打得是全球政經局勢動盪,即便後續稍有平緩,但影響卻是長遠的。美國貿易戰的目的是促使製造業回流並降低貿易赤字,最終卻演變各國進入美中二選一的供應鏈困境。不僅是各國政府焦頭爛額,原物料商、進出口商以及跨國企業都必須隨之調整策略,畢竟「製造業回流美國」看起來已經成為未來數年內的最大趨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許多人都驚訝於美國居然會因為川普一人而轉變如此之快,但其實供應鏈的調整策略,已經進行了八年。

日期:2025-06-05

房地產

高房價下年輕人怎麼買?胡偉良提供五個關鍵策略避開地雷

在台灣,房價動輒千萬起跳、首購族平均年齡已突破35歲。面對這樣的現實,許多年輕人常懷疑:「我真的買得起房子嗎?」但事實是,即使在高房價時代,仍有買到「對的房」的年輕人,關鍵在於策略與觀念的轉變。胡偉良博士,提供以下五個關鍵策略,提供給正在觀望或準備出手的年輕人參考

日期:2025-06-04

國際總經

主權基金系列四—找誰操盤?前貝萊德董座:好人才就要Global Pay,年薪50萬到200萬美元跑不掉

當川普對等關稅上路、台灣產業在風雨中亟欲「尋覓新岸」的此刻,「主權基金」這個過去屢被討論卻始終難以落地的議題,隨著總統賴清德於就職周年演說中的高調宣示,再度被推向了鎂光燈前。究竟,台灣是否適合成立主權基金?如果設立,相關的監理與治理架構又該如何制訂?這筆代表國人共同利益的資金活水,又可能如何投向全球、創造新的報酬與發展想像?

日期:2025-06-04

理財

抗震市場2》 「美國後院」成關稅戰贏家 基本面待驗證 新興拉美「強反彈」 是機會或陷阱?

當全球資金紛紛尋求避險標的,拉丁美洲順勢成為表現最亮眼的「關稅戰贏家」之一。投資人若想乘勢布局這個高成長也高風險的新興市場,該留意哪些基本面與關鍵數字?

日期:202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