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物皆漲之下,對比極緩步成長的薪資漲幅,上班族的生活負擔壓力愈來愈重,個個苦哈哈過日子,身為資深藝人兼公司老闆的徐乃麟直言,現在上班族薪資落在2萬8至3萬元之間,讓他很不敢相信,直呼「這要怎麼活!」他點出北漂上班族的開銷尤其大,「新鮮人沒有4萬塊以上都很難存活!」徐乃麟表示,若沒領到3萬塊薪水的人,歡迎到他公司應徵。
日期:2023-04-07
編按:36歲存股600張兆豐金的投資達人大俠武林出生於 1985 年,攻讀北部國立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期間暫時放下學業,與友人合夥創業創辦工作室從事教育軟體開發。30歲即累積千萬元資產,35 歲離開職場,成為專職投資者,這兩年大盤指數從萬八跌到萬二,他如何照樣滾出239萬元?
日期:2023-04-07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4-06
疫情後加速推動製造業邁向高值化轉型,為了打造企業營運的數位韌性,以「資安優先」策略結合雲端與數據治理,引領企業提升永續競爭力。
日期:2023-04-06
今周刊編按:德國金融龍頭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日前因預防債務違約風險的信用違約交換(CDS)成本飆高而導致股價暴跌。立委李貴敏周四(3/6)在立院財委會表示,去年底台灣5大金控對德銀曝險近千億,現在曝險部位如何?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對此回應,德銀是大銀行,國內不論機構跟專業投資人當然都有曝險,「曝險(部位)應該也不會小」。黃天牧認為,德銀有召開跨國監理官會議,台灣也有參加,德銀這麼做就是分享資訊讓各國監理機關安心。
日期:2023-04-06
在「高通膨、高利率、弱景氣」的經濟環境,資產配置能抵禦波動;在多變市場的情緒下,投資人應如何靈活應對?
日期:2023-04-06
美股在第一季表現穩中透堅,科技股更是漲幅驚人,後市能否續強?兩位專家從總體經濟與獲利面評估,提供未來布局方向。
日期:2023-04-06
回顧1990年至2018年間,兩次美股長期牛市,皆由新興科技企業所引領上揚,再創新局,最近ChatGPT-4引起革命浪花,未來將帶動雲端儲存等龐大需求,帶領市場重回長期牛市。
日期:2023-04-06
全球氣候變遷下,這幾年矽谷銀行融資給不少永續新創,雖然倒閉震驚外界,但許多手中有具體相關投資組合的創投卻老神在在。反觀台灣永續新創崛起,還沒有見到銀行伯樂的身影。
日期:20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