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退休金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退休金共有2475項結果
國際總經

投資ESG和退休生活息息相關!台灣ESG,未來如何成投資顯學?

由《今周刊》主辦的第2屆2022「ESG永續台灣」國際高峰會,以「擁抱變革、共創美好」為題,邀請產官學界代表,針對淨零轉型、氣候變遷、永續經營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此次活動除了台灣產官學界代表之外,更請來國際級講美國耶魯大學商業與環境中心聯合主任Todd Cort及M&G Investments 基金經理Alex Araujo等人,解析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會議」(COP26)舉行之後,國際間重要ESG趨勢及投資人應有的投資策略。

日期:2022-03-21

政治社會

他一路辦阿扁女婿、孫道存、胡洪九,從檢察官跳升金管會高官,卻又為何跑去當菜鳥律師?

前金管會副主委許永欽,選擇在律政職涯的最後10年,為自己補上最後一塊拼圖—執業當律師。因辦過多起大案而聲名鵲起的他,如何在財經法界再下一城,外界都很期待。

日期:2022-03-19

勞保勞退

勞保退休金越晚領越划算?「慢5年要花13.9年才領得回來!」 選繳「國民年金」可行嗎

勞保退休金真的是「越晚領、越晚退、越划算」嗎?投保職業工會,每個月至少都要繳2000多元!繳國民年金好像比較便宜,但保障和退休金會少很多嗎?

日期:2022-03-19

理財

連在銀行工作14年的資深行員都吶喊「錢真的不要放定存」!這樣做,10年攢下4600萬

本書作者崔民寧,在銀行負責受理存款、信貸等多種金融業務,每天都會接觸很多來存錢和借錢的客戶。她近身觀察、刻意聊天,14年下來得知:一個人對待錢的態度及投資方法,將決定這個人以後是窮還是富。她自己親身實踐這些觀察,畢業(相當於月薪3萬4,000元)後就存到第一桶金(約新台幣50萬元),數年後開始投資房地產,花10年存到20億韓元(約新台幣4600萬元),當起包租婆,達到財富自由。

日期:2022-03-18

保險

把退休金缺口自己補起來!「勞退自選」8成年輕人挺:投資可以兩軌制,「勞退2.0」勢在必行

《今周刊》與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今日共同舉行【勞工退休金改革調查】發布記者會,《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表示,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只有11.5%的勞工願意提繳薪資至個人勞退專戶,但若勞工可以自行選擇投資標的,有高達56%的人願意自提,39歲以下的年輕受訪者則有8成表態挺勞退自選。他強調:「政府應該要支持自選,許年輕人一個機會。」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發表「勞工退休金改革調查」結果。她說明,「勞工退休金改革調查」於今年1月19日至01月23日、訪問有投保勞保、勞退的一般民間企業在職員工,共回收1068份有效樣本。

日期:2022-03-17

政治社會

「金額小、無對帳習慣」讓詹雅雯信用卡悄悄被盜刷3年 自責揭真相:嫌犯是「身邊熟人」

罹患帕金森氏症的藝人詹雅雯,因左腦中度萎縮,健康狀況受到外界關注,她近日在臉書直播上透露,自己的信用卡已經被盜刷3年,但因為金額小、自己又沒有對帳習慣,加上又是曾經的合作夥伴,讓她沒有任何警覺。那麼萬一不幸遇到盜刷該怎麼辦?卡片額度高,負擔程度的風險也會變得更高嗎?

日期:2022-03-16

退休

月退俸4萬砍剩3萬,物價飆漲怎麼活?55歲退休公務員「存股0050」,退休金100歲都花不完

小花是個提早退休的公務人員,退休後月領4萬元。依據公教人員的退休金修改時程推進,4年後將會砍至樓地板3萬元,小花為此感到十分憂慮特地找好姐妹阿美尋求意見。

日期:2022-03-16

政治社會

獨家調查》勞工多盼兼顧權益與投資選擇權 勞退自選有市場 逾八成青年挺開放

在台灣,無論雇主或勞工每月提撥的退休金,目前皆統一交由勞動基金運用局操作,但根據《今周刊》最新民調,多數民意期望政府比照先進國家,開放勞工自選退休金投資標的。

日期:2022-03-16

台股

面對升息通膨,存多少退休金才夠? 林奇芬:「只領配息」恐太保守

「如果你60歲以前就退休,其實不應該那麼快就把所有的錢,放到一個固定收益的產品。」前Money錢雜誌社長林奇芬認為,退休理財應採取階段性策略,隨年齡增長調整股債比例,退休理財規畫可分為「半退休(55~70歲)」、「退休(70歲以上)」階段性配置資產,做好人生財務定錨。

日期:2022-03-14

勞保勞退

無痛存退休金》勞退分紅領快19萬的他讓人羨慕 理財達人怪老子:在你每份工作到職時,就決定「儲蓄能力」

新制勞退基金去年投資績效相當亮眼,全年獲利高達4511.1億元、收益率9.65%,其中,新制勞退收益為2836.8億元,此次參與收益分配的退休金個人專戶中,逾半數獲得金額超過1萬元,更有人拿到高達18萬9千元的分紅,究竟為何能獲得如此多的分紅?最關鍵的原因是勞工每個月「自願提繳」,專家進一步分析「自願提繳」的2大優點。

日期:202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