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下跌了怎麼辦」、「我從股市畢業了」當大盤遇到巨幅波動,經常可在網路上看見投資人驚慌失措發文求救,但對於投資「指數型基金」的人來說,股市越是下跌,反而越是可考慮加碼進場的買點。《投資的奧義》一書凸顯了「KISS」原則(Keep It Simple,Stupid.)將投資化繁為簡,回歸投資本質。
日期:2022-08-12
還記得2019年12月一名在竹科工作的退休勞工,月領4萬9561元,3年來穩坐「勞保年金王」,如今這個響噹噹的名號換人當了!據悉,一名高齡83歲的勞工,一個月竟然能領多達5萬2035元的勞保年金,成為新的「勞保年金王」,也是全台唯一一名勞保年金月領超過5萬的勞工。
日期:2022-08-10
今年在俄烏戰爭、通膨升溫、聯準會加速升息下,市場彌漫恐慌氣氛,股市呈現破底走勢,有一位投資人私下跟我說,他今年當沖、短線操作大賠500多萬元,其中有一些是向親友借貸,除了賠完畢生積蓄外,還欠債數百萬元,不曉得應該怎麼辦?
日期:2022-08-09
我退休得早,過去十幾年生活四周退休族年齡都比我大得多,看著他們的生活形態,心想等我們這代人老後,日子一定可以過得更精彩。一轉眼年過60,年歲相仿的同學,同事陸續離開職場,才發現四/五年級生在面對退休時,不見得比前輩考量更周全。
日期:2022-08-07
「有個大姊,以前自己操作股票不太順利,一開始來找到我們的時候對基金投資興趣缺缺,但一年後,她把自己的兄弟姊妹全都介紹給我認識。」復華投信投資理財處業務協理蘇仁宏驕傲地分享其中一位客戶的故事。這樣的故事並非特例,復華投信投資理財處業務經理陳姿羽也分享,許多客戶一開始都是投資小白或是小資族,剛出社會時每個月只有五千或一萬元可以投資,但他們一路上持續投入年終獎金與更多的薪資,「現在有很多人都靠著長期投資,達成了自己階段目標,買車、結婚,也累積了一筆讓自己滿意的財富。」
日期:2022-08-04
年輕時選擇租房這個較容易走的路,是先甘後苦,而且這條路就像捕蟲草一樣,掉進去就爬不出來了!
日期:2022-08-04
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必須正視老人問題。老人面臨生活、醫療、安養等需求,都需要錢。窮苦的下流老人固然需要國家社會的保護,有錢的上流老人也要能自我保護,好好管理畢生累積的財富,小心黑道、白道及灰道都在留意誰是有錢的老人。老人若能善用信託制度,將部分財產移轉給忠心且專業的受託人管理,實有助於晚年身體安養與死後財產繼承!
日期:2022-08-03
「賴香伶」這三個字,在勞工心中有一定的份量。她於1994年踏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就為勞工發聲。畢生投入勞工運動的她,從街頭、工會、台北市政府到立法院,始終站在勞工立場解決不公不義。從幕僚、政務官,到民意代表,28年來累積厚實且完整的資歷。今年,她要讓自己的職涯再上一層,代表民眾黨角逐桃園市長。她堅毅道:「我有能力提出選民想要的政策。」
日期:2022-08-01
有網友私下問我,看了我粉絲團裡幾篇關於買房的事情,好像大家都想要買房,但現在要買房真的很難,如果我已經打定不婚不生了,我還有必要買房嗎?
日期: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