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台,譚敦慈就像廣告裡的電動兔子在舞台上走個不停,她語速極快、身材纖細,不用麥克風卻能讓聲音傳得老遠,瞬間就炒熱200多人的場子。「最毒不是婦人心,最毒是『不動症候群』!」她幽默一語,惹得全場哄堂大笑,接著說:「研究指出,坐著不動1小時,就會少活22分鐘;國健署統計,國人每天會坐著6小時,等於少活2個多小時,所以大家趕快站起來跟我一起動!」
日期:2022-10-27
長期關注台灣高齡化社會議題,並領先同業推出以房養老、安養信託等服務的合作金庫,十月十四日在台中市舉辦「樂活安養退休理財論壇」,邀請盧燕俐、賴憲政、林志潔等三位財經專家,依序演講「正確觀念、破解迷思」、「通膨下的退休金」、「退休生活的風險管理」等主題,並舉辦「樂活安養、多元布局」座談會。
日期:2022-10-27
《今周刊》今(10/25)日舉辦第六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邀請南山人壽健康照護企劃部資深協理陳碧玉與永豐金證券資深經理證期雙分析師陳泓睿,以退休理財規劃為題發表演說,根據兩位專家長期觀察台灣人在退休理財規劃上的迷思,以「總覺得保險一定要有去有回」以及「退休金投資報酬率一定要很高」為最大宗。
日期:2022-10-25
《今周刊》今天舉行第六屆「幸福熟齡臺日論壇」,在「享受銀色樂活人生」的主題對談中,三位與談者都提及運動、預防醫療與社會互動的重要性,若能從好這三個面向,就能讓老後人生更樂活,活得好、活得久,也活得快樂與健康。
日期:2022-10-25
2022年全球資本市場震盪不安,大通膨時代來臨,加上面對疫情、升息、房市買賣翻轉及股市重挫,如此的多事之秋,到底投資人該如何因應?
日期:2022-10-24
我有一位客戶,帳戶裡的股票全是金融股且都是國銀股類,平時很少買賣,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接到他的電話要買金融股,而且買進後幾乎沒有賣出,偶爾股價漲幅有比較大時,他才會做一些調整。
日期:2022-10-19
「感覺今年很辛苦,原來是破百年紀錄的行情!」一份剛出爐的數據,讓眾多資深的財富管理顧問發出了驚呼。
日期:2022-10-19
容我先介紹我自己,我叫高橋丹,出生於東京,擁有日本國籍,現年35歲。10歲前大多在日本生活,之後移居美國,12歲開始投資。就讀康乃爾大學時,在紐約華爾街擔任實習生。21歲時榮獲Magna Cum Laude(拉丁文學位榮譽,用來獎勵成績優秀畢業生的稱號),畢業後,正式進入華爾街工作,負責投資銀行的業務與交易往來。 26歲時與人生導師共同成立避險基金,30歲時賣掉自己的股份。隨後移居新加坡,遊歷大約60個國家,2019年秋天回到東京。 2020年1月正式進軍YouTube界,成為YouTuber,影片主題包括「全球新聞」、「經濟」、「投資」、「財富」,每天都會上傳新影片。感謝許多網友在影片下方留言,6個月內的頻道訂閱數超過20萬人。最喜歡日本文化與食物(特別是納豆!)。 我回到日本的時候,在日本幾乎沒有朋友。但持續在YouTube和社群網站發聲,我認識愈來愈多朋友。同時我也發現,許多人都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感到不安,心生煩惱。 過去30年,日本經濟幾乎沒有成長,放眼全世界,像日本這樣的例子十分罕見。終身雇用、年功序列(日本的一種企業文化,以年資和職位論資排輩,訂定標準化的薪水)已成過去,薪資水平多年沒有調整,消費稅卻愈來愈高。這樣的現況使得愈來愈多日本人想要「憑自己的力量增加收入」。 我也在思考「自己是否可以做些什麼」,最後我決定讓不看YouTube的人也能吸收理財知識,這就是我撰寫本書的原因。
日期:2022-10-18
有人說農曆7月是房市淡季,因為好兄弟放假在外用餐,不適合買房、交屋或入住。但老李卻在今年農曆7月的第一天,來到債權商城諮詢。一直以來,老李對房地產都很有興趣,最近剛從國營事業退休,領了一筆退休金,相中一間位於北投區的公寓法拍屋。他親自前往察看環境機能、做足功課,確認法拍筆錄的點交情形欄是記載「點交」,備註欄也載明「本件標的為債務人自住,拍定後依建物現況點交」。等到第二拍,底價已低於附近成交行情。在投標前一刻,老李再三檢查投標書及保證金的銀行支票,確認都沒有錯誤後,才將投標單投入票櫃。老李順利得標,他非常開心,隔天就到法院繳足尾款。在取得不動產權利移轉證明書後,就立刻辦理報稅過戶程序,順利取得了房屋及土地的所有權狀。但在我面前的老李,此刻卻眉頭深鎖。
日期:2022-10-17
美國聯準會強硬升息作風引起市場動盪不安之際,最近英國退休基金頻傳融資斷頭追繳令,全球金融市場益加驚懼不已。目前財經媒體對此報導仍相當片斷與零碎。這一期《存股助理電子報》來好好檢視這個事件,以及分析它是否會波及存股池追蹤的兩檔債券ETF以及國泰金這家公司。
日期:202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