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累積退休金」已是近年顯學,然而要怎麼存才能穩健達成目標?理財作家江季芸在Podcast《毛利小姐變有錢》中,點出存股最難克服的三個心魔,並分享自己透過波段存股法累積千萬資產,年領70萬股息。
日期:2023-03-13
金錢具有許多相反的意涵,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是:看不到的資產才是財富。2000年代中,我在洛杉磯當過泊車小弟,當時的氛圍是,除了氧氣,崇尚物質才是最重要的事。
日期:2023-03-08
勞保基金規模目前仍高達7824億元,但隨著近10年來勞保老年年金請領人數遠大於繳保費人數,讓勞保破產年限持續逼近。面對勞保龐大財務壓力,政府今年以公務預算450億元加疫後特別預算300億元撥補勞保基金,但恐仍入不敷出。行政院長陳建仁周二(3/7)表示,2020年至今政府挹注勞保共1470億元,明年會努力編列1000億元預算來挹注勞保,讓勞工能安心工作。學者辛炳隆肯定短期可靠政府撥補,也能提高營業稅作為財源,但他坦言長期來講,勞保改革勢在必行且別無他法,就是「繳多領少」,問題在於討論由誰「繳多領少」,因此得注意代際與代內公平。
日期:2023-03-08
我認識一個年輕男孩范開鈞,新竹人。上有兩個姐姐,他爸爸年輕時開貨車,開了個貨運行,長期背脊長骨刺都沒有去看醫生,結果在40 幾歲某一年突然癱瘓,然後就沒有辦法再站起來。
日期:2023-03-07
投資界的傳奇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身價逾千億美元,除了靠精準的投資眼光之外,他更以節儉生活著稱。外媒報導,92歲的巴菲特,已經住在同一個樸素的家中生活了65年從沒搬家過;在一支手機價格隨便就破萬新台幣的時代,巴菲特是直到2020年,才將價值20美元的翻蓋手機換成iPhone 11。就連吃的早餐,巴菲特也有自己的一套哲學。巴菲特會根據股市的漲跌來決定早餐吃什麼,「如果今早股市下跌,我不會選擇3.17美元的培根、雞蛋和乳酪,而會改吃2.95美元的商品」。當然,一夜致富是許多人的夢想,但一般人也不能每天只做白日夢。理財專家拉米特·塞西 (Ramit Sethi)曾說,「真正的財富總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創造,與其等待並希望中頭獎,不如現在就做2件事來開始積累財富」。
日期:2023-03-06
針對新制勞退基金分紅2022年慘賠,虧損逾2千萬元,有不少勞工紛紛去查詢個人專戶,發現2022年3月查詢時帳面收益大增,周四(3/2)再查時「前一年獲利竟全回吐」。對此,勞動部建議,今年滿60歲的勞工,特別是已經退休的勞工,如果暫時沒有急用的話,不妨等到基金收益回升再請領退休金。(原文刊載於2023/03/01,更新時間為2023/03/02)
日期:2023-03-02
有訂閱戶在群組上詢問,他50歲,但擁有150萬元的閒置資金可以存股,每月也可額外提存4萬元做投資。以這樣的條件,有機會達到退休時財務自由的境地嗎?
日期:2023-03-01
關注投資理財的聽眾朋友都知道鑑往知來非常重要,若想在開春此時掌握未來一年的投資先機,勢必要先回顧自己去年一整年的投資歷程。2022年對很多的投資人來說是一個資產大縮水的一年,股市與債市都有大約兩成的跌幅,許多投資人即便早就養成資產配置的習慣,也幾乎無處可逃;然而,有沒有及時應變並調整策略,所承受的風險跟結果也大相逕庭。因此,新的一年投資市場都還在思考跟觀望,擔心去年市場高波動與震盪的狀況重演,更思考應該怎麼樣調整投資心態跟策略,在今年能化險為夷,甚至掌握先機!
日期: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