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認為,退休的第一要件就是先準備好足夠的退休金,這一點也絕對沒有錯。沒有足夠的存款或投資來支撐退休後的生活費,連三餐溫飽都沒有保障,退休後也無法安心地過日子。不過想過好退休生活,除了錢之外,我認為更重要的事,是你想過甚麼樣的退休生活。我們常說金錢是一種工具,我們要如何利用這個工具,為我們帶來物質上或精神上的糧食,讓我們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日期:2024-09-03
勞動基金運用局周一(9/2)公布整體勞動基金截至 113 年 7 月底止運用規模為6兆8,530 億元,113年截至7月底之評價後收益數為8,857億元,收益率 14.33%,7月金融市場表現漲跌互見,單月收益數為864億元。大家所關注的新制勞退基金收益數為5980.9億元,收益率14.24%,若以目前參與收益分配的新制勞退有效帳戶1272萬戶來估算,平均每位勞工分紅上看4.7萬元;勞保基金收益數則為1355.3億元,收益率15.37%。若加計受託管理之國民年金保險基金及農民退休基金,總運用規模達7兆4781億元,收益率為14.4%。這筆勞退分紅何時才能領?勞退基金每年3月都會分配前1年績效收益,分紅依照勞工帳戶內金額、投保年資、月提撥金額比例分配,這筆錢勞保退休金要60歲才能開始提領!
日期:2024-09-02
由於每個人的投資認知、風險偏好、理財需求等不盡相同,四筆錢的配置也應該是千人千面的。大體上我們可以遵循以下邏輯來一步步確定自己的四筆錢。1.先預留至少3個月的薪資收入/生活支出,這主要用於應急,資金可主投在高流動性的貨幣基金。2.再騰出3年內有明確用途的資金(如買車、孩子的教育基金),資金主投在相對穩健的「固收+」類產品。3.同時配置必要的保障型保險(如醫療險、意外險、定期壽險),有需要的話,可增加年金險。4.最後,把3年以上不用的閒錢用來長期投資,可依照自身的風險偏好做選擇,並根據資本市場的位置,隨時進行滾動式調整。
日期:2024-09-02
勞保局統計,2023年有57%的退休勞工每個月領取的勞保年金低於2萬元,還不到主計處公布台灣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的2.5萬。如何能夠將勞保年金最大化?勞保局透露,只要做到年資長、投保薪資高及延後退,就有機會月領4萬。
日期:2024-08-31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在少子化、勞動力不足的環境,政府持續鼓勵中高齡人口投入職場。只是,台灣65歲以上人口的勞動參與率不到10%,遠低於亞洲鄰近國家,其中南韓、新加坡超過30%、日本也有25%。人力銀行針對45歲以上上班族族調查,發現有6成7上班族,退休後並不想離開職場,而是選擇其他兼職、正職或創業。數據與實際中高齡勞參率有相當大差別,是什麼讓他們卻步?
日期:2024-08-30
通膨加劇,就算30歲年輕人也憂心65歲退休後只有公園可睡,財經主持人盧燕俐傳授1招,只要按照步驟逐步完成,退休後每月有10萬可領不是夢。
日期:2024-08-29
投資人屏氣凝神,等待人工智慧(AI)晶片大廠輝達28日公布的年度第2季(5至7月)財報。FactSet的調查結果顯示,分析師預估營收為286億美元,較一年前暴增112%,每股盈餘為64美分,激增138%。
日期:2024-08-25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被踢爆政治獻金申報不實,近日又爆出太太陳佩琪去看上億元豪宅。柯文哲聲稱,他和陳佩琪都是台大畢業醫生,工作30幾年,1億元的房子本來就買得起,但買房只是陳佩琪在想,他都沒有同意,因為把一生的錢全部卡在房子上變屋奴划不來。對此,名嘴黃智賢直言:「陳佩琪到處看豪宅,看幾戶1.2億的又看2億以上的。柯文哲躲了幾天出來嘴,用的是老招狂噴廢話,但詐騙姿勢,已經用老了。」質問「柯文哲搞政治是不是為了錢?」
日期: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