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六日,親民黨立委李慶安辦公室發了一則新聞稿,指稱「內神通外鬼,阿扁親信『羅傳勝』利益輸送、華紙遭侵吞內幕大公開」。乍看這一則新聞稿,還真讓人懷疑新聞的真假,因為,男主角「羅傳勝」不知何許人?
日期:2001-09-20
總統府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在達成三二二項共同意見後落幕了,在熱鬧滾滾的氣氛中,大部分人可能沒注意到,經發會在政府組織再造上交了白卷。
日期:2001-09-06
「開發基金是看得到、吃不到的空中大餅」、「開發基金偏愛大型投資案,對亟需扶持的中小型生技公司,毫無發揮積極輔導的作用」、「開發基金制定公司必須先集資七成,之後才入資的條款,根本是個大笑話」。
日期:2001-08-09
三十歲那一年,蔡政哲的公司垮了,打下五年基礎的「凱蒂絲」美髮產品大批發公司,讓他一夕之間負債一千多萬元,在身無分文下加入了當時被認為是「老鼠會」的美兆生活事業。九年來,他賺到了人生想賺的錢,也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日期:2001-08-02
九個多月前,前電信局局長、中華電信董事長陳堯,為了對「民營化釋股糾紛」負責,提前退休下台。因此,整整為中華電信辛苦四十年的他,連一張中華電信的股票都來不及分到,就黯然離開。
日期:2001-06-21
小明的父母打從小明出生開始,就持續以每個月五千元的方式為小明做基金投資,一直到小明十八歲到高雄上大學時,夫妻倆決定將這筆錢作為支付小明念大學的費用及零用金,每個月給小明兩萬元的零用金,剩餘的部分則還是繼續放在基金裡,夫妻倆根本不用煩惱何時贖回,或是整筆或部分贖回基金,這就是所謂的「定期買回」。
日期:2001-05-24
有不少人羨慕軍公教人員,在退下工作崗位後可以領有終身俸或是有退休金保障退休生活。但如果你不是軍公教人員,你該怎麼辦?剛過六十歲大壽的王伯伯可不擔心這個問題,因為他運用退休生活的理財好幫手──「基金投資定期買回計畫」讓他享受不用上班,也能每月有固定收入的退休生活。
日期:2001-04-19
王太太和李媽媽兩人從年輕時就一直是投資理財的密友,對於哪家銀行定存利率高,或是最近有哪些股市明牌,都十分熱中打聽,但是隨著投資經驗的增加,兩人的理財態度也愈來愈不同。
日期:2001-04-12
林先生是個勤奮務實的上班族,時常聽投資顧問好友小王,勸自己要即早進行退休規劃,總覺得小王可能是職業病做祟因素,太早開始窮緊張擔心未來生活。因為他任職國內赫赫有名的財團大企業中,他相信只要奮發向上、認真工作,待退休後領到公司的退休金,就可好好享有含飴弄孫、安養天年的退休生活。
日期:200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