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持生活過得青春、有活力,必須注意擁有健康的腸道環境、充分的骨質、年輕的心情和適當的運動量等要素。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你是否擁有充沛的生命力?多巴胺負責提高生命力和幹勁,大腦如果多巴胺足夠,就會有想做什麼事的衝動;不足的話,就會提不起勁。
日期:2017-11-16
學會種蔬菜不如學會摘野菜,這是生活的智慧;以憤世嫉俗的心境來建構自己的農場,不如與土地為善、與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為善,這是對大自然的敬畏。
日期:2017-11-16
最近應行政院公務人力發展學院之邀,到中興學術文化講座作專題演講,他們給我的講題是―「看見希望―重新組合未來人生」。
日期:2017-11-01
一向鮮少對外發言的達里歐,近期難得在多種場合發聲,有別於其他經濟學者的樂觀,他審慎看待全球經濟前景,究竟這位避險基金天王,看到了什麼多數人未發覺的危機?
日期:2017-10-12
二○一七年諾貝爾獎揭曉! 今年經濟學獎由美國的理查.塞勒摘下,從年輕到老一向「非主流」的他,理論充滿對人性的反諷,雖然曾受到正統派的質疑,但如今已為行為經濟學派奠定基礎;而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則由三位研究者共享榮耀,他們早在一九八四年,就破解了生物「生理時鐘」的機芯,其研究足以影響未來的醫學、商業,甚至是軍事太空領域。
日期:2017-10-12
《今周刊》調查發現,沒閒錢、怕賠錢,是讓年輕人對投資卻步的兩大主因。然而,市場上也有許多生力軍,找到正確的修煉路徑,贏在投資起跑點。他們證明,即使是沒有太多資金、太大勇氣的小蝦米,也可以生龍活虎的戰勝股海波濤!
日期:2017-10-09
日本的社會制度、文化習慣、甚至流行風潮跟台灣都很接近,但是往往會比台灣早五到十年發生,因此日本的因應方式很值得我們參考。比如日本的高齡化社會以及泡沫經濟後長期不景氣,顯然台灣步其後塵。日本前幾年有幾本引起社會關注的書,從《下流老人》到《貧困世代》,然後是《老後兩代同垮》,點出了即將退休的上班族的焦慮。
日期:2017-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