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退休金理財的規畫中,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應被視為一項重要影響因素。」「在退休金理財的規畫中,必須納入氣候變遷對投資環境影響的考量。」「在退休金理財的規畫中,必須將減少碳排等相關法規納入重要風險考量。」這三句話,是白紙黑字的法規條文,法規的名稱,是《雇員退休收入保障法》(ERISA),主管機關,是美國勞工部。
日期:2021-12-15
時近年底,該是回顧與展望的時候了。當然,展望未來的方向,必須基於過去踩過的足跡,而當我們盤點1年以來的金融市場變動,幾樁大事,都有著顛覆性的未來影響。
日期:2021-12-15
當台灣高齡化與少子化的情況愈來愈嚴重,目前的青壯年人口可能會成為「照顧長輩的最後一代,卻是沒人照顧的第一代」,只有做好退休規劃,才能讓自己「好命退休」。
日期:2021-12-15
在過去幾年全球掀起的永續投資浪潮中,相較歐盟及部分亞洲國家政府的積極發展與導入,坐擁全球最發達金融市場的美國,似乎總是「慢了一步」。但就在過去一年間,針對退休基金投資法規的一場關鍵辯論,讓這個「最資本主義」的國家,開始改變想法……。通膨持續飆升、升息預期加速,350兆台幣的長線資金即將入隊ESG。投資人的退休理財準備,或許是時候「換腦袋」了。
日期:2021-12-15
勞保老年給付是勞工們重要退休金來源,勞保局統計,有超過65%退休勞工,勞保老年年金月領不到2萬元,月領4萬元以上的人只有1,217人。
日期:2021-12-15
「離開職場後,我固定游泳、練氣功、TRX運動,還學插花;上午寫稿、看資料,沒事就與朋友聚會,許多朋友看到我都說氣色變好。」林奇芬48歲從理財媒體社長「退休」後,將重心從工作慢慢放回自己身上,不僅生活多采多姿,還更愜意自在。她將這樣的生活歸功於48歲前的自己,因為有儲蓄資產、經濟自主了,才能接受現在半退休生活「不穩定」的收入。
日期:2021-12-14
2022年投資展望怎麼看?必須留意的機會與風險又是什麼?在財訊雙周刊Podcast「老謝開講─台股2022年展望」節目中,券商公會理事長賀鳴珩與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分別提出精闢看法。
日期:2021-12-10
在大型詐騙案中,受害者鮮少能夠把錢全額拿回來。事實上,通常一.毛.錢.也.拿.不.回.來。本書作者李奧.高夫,是一位資深財經記者,他提筆撰寫這本書,試圖幫助投資人避免踏入看似美好的金錢陷阱。
日期:2021-12-10
保險是轉嫁重大風險的工具,但也有人認為將「風險自留」也不是不行,因此選擇自己儲蓄、不買保險。一名網友在臉書上分享姐姐的理財方式,姐姐只存錢準備醫療費、不買保險,卻被多數網友留言表示擔憂,認為那些錢恐怕一遇到大病就會很快燒光光。
日期:2021-12-09
做好投資組合與資產配置,隨著公司獲利每年成長,股息收入也能逐年增加,退休金就能源源不絕,這是財務自由的最終目標。投資時應該如何看待公司的股利政策?我們可以學習費雪和巴菲特的觀點,探討獲利公司處理盈餘的方法,選出真正優質值得投資的標的。
日期: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