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頻尿、殘尿感、尿失禁這些排尿老化現象,主要是隨著年齡增長,膀胱的肌肉失去柔韌度而逐漸變硬,容量縮小,讓人頻繁跑廁所。不過,只要能一口氣順暢排空、沒有殘尿感,就算上廁所的次數比其他人多,也未必就是膀胱老化的現象。本書作者堀江重郎是泌尿科醫師,他指出,排尿超過21秒,可能是膀胱衰退,無法排空尿液。想健康排尿,就要重視腎臟保養,透過規律運動、排解壓力、避免吃太多肉類,才能維持排尿健康,延緩老化。
日期:2025-07-17
根據內政部統計,2023年國人平均壽命已來到80.23歲,壽命拉長,伴隨而來的可能不是自由、快樂的退休生活,而是內心對金錢焦慮的濃濃不安。尤其勞保年金改革未明、通膨不斷升溫、退休後醫療費用年年攀升,讓越來越多人不敢隨便花錢,甚至選擇不婚不生,就怕自己老後淪為下流老人。但當「存錢」變成一種執念,真的能通往幸福老年嗎?來自日本A先生的故事,或許值得深思。
日期:2025-07-17
7月已經過了一半,留意政府發錢資訊,符合資格的民眾快去刷存摺,看看錢是否已經入帳了,根據勞動部勞保局行事曆,接下來要發放17筆款項,包括勞保年金、勞退月退休金、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國民年金、老農津貼、國民年金喪葬給付等,都將陸續發放。其中,7/17將發放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符合資格的民眾將1次發給2個月生育給付,共可領3萬9522元,不過這筆錢必須在5年內申請,若超過時效後才申請,勞保局將核定不予給付。至於勞保年金給付是最多人領取的項目,有187萬人可領取這筆給付,平均每人每月可領將近2萬元。
日期:2025-07-17
編按:大戶透過充足的資金、做足功課以及多個帳戶買賣股票。然而,操盤最終目的是賣出高價股票,才能賺錢。為了賣出,大戶必須誤導市場,讓散戶相信股價會持續上漲,否則賣不掉,最後就血本無歸。不過突發事件難以預測,例如金融風暴襲擊股市、導致股價暴跌,大戶在操盤的前期也是無法預測,最終導致多個大戶巨額虧損,甚至負債累累。
日期:2025-07-15
「欸!清流君,你不是說 0050 很猛嗎?那如果我退休後每年多花一點、爽一點,可不可以?提個 10%,會不會怎樣?」
日期:2025-07-15
全民普發一萬元現金於週五(7/11)三讀通過,並明定須於2025年10月31日前執行完畢,意即最晚10月底前就能領到普發現金1萬元。根據政府過去發放振興券、津貼方式,普發現金預估有5種可行方式。不過,這項法案是否有可能突然「喊卡」仍是一大變數,《今周刊》本文帶讀者一塊看。
日期:2025-07-12
以下這個實際案例,請幫我看看這位賣水果大哥「做錯了什麼」?新竹竹東有一位60幾歲的大哥病患,他平常的工作就是在傳統市場賣水果。水果攤販通常都有一個特色,那就是,賣不完的水果都會帶回家自己吃。不僅如此,吃不完的,還要每天請太太打成果汁當早餐喝,難怪他的血糖9年多來總是控制得很不理想,「高血糖問題」嚴重到腎功能只剩下一般人的一半。
日期:2025-07-10
編按:本書作者安柏姐有30年的投資經驗,已財富自由的她,認為理財沒有太晚的開始。她用50多歲女性存退休金的故事,強調存退休金越早越好,並靠著「了解財務狀況、設定退休目標和執行」3步驟存退休金。若想在65歲退休、活到90歲,每月3萬生活費的情況下,25年就要準備約1000萬,若從50歲開始存,年化報酬率6.5%的前提下,每月要投資3萬5元,同時也要檢視生活中不必要的開銷,才有更多的餘錢去做退休金準備。書中提到,若是太晚開始準備退休金,無法在多數人都退休的年齡退休的可能性是極大的。所以,退休金的準備絕對是愈早開始愈好。
日期:2025-07-10
不少人對「退休後移居山林」抱有浪漫幻想,渴望遠離都市喧囂,擁抱自然與慢生活。但這條看似美好的道路,真的適合每個人嗎?
日期:2025-07-10
TISA推廣穩定投資立意良好,但目前商品選擇有限,擴充進度仍待加強。另外,相較國際類似制度,台灣尚未提供實質稅負減免,也被認為大幅影響TISA的吸引力。
日期: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