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彭博先前引述白宮官員等知情人士報導,川普政府正在討論收購英特爾約10%股份,同時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 Corp.)也宣布將投資2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成為英特爾前十大股東。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證實,美國正與英特爾談收購10%股份,他也重申入閣前多次強調的晶片自主立場,「我們不能依賴台灣」。而路透也報導,盧特尼克正評估,除了英特爾之外,要將拜登政府當初提供赴美設廠的補貼轉成「股權」,也就是會成為台積電、三星實質有力股東。據美國官方數據,目前台積電已獲核定補貼款為66億美元,若以此金額來計算,大概可換得1.83億股台積電股份。觀察台積電2024年年報的資料來看,第十大股東為0.73%,以此持股比例約0.71%來說,可能緊接前10大股東之後。一名不願具名的資深分析師表示:「這消息肯定是利空,對台積電股東來說,最直接與實質的利空就是股權稀釋。」「那台積電還不如繳關稅好了,繳關稅也不過就繳3年,被入股的影響是非常長遠的,以後不知道要怎麼把他們請走。」台積電則是表示,不回答假設性問題。
日期:2025-08-20
在美中對峙下,AI在各產業的需求只會持續增加,因此可能面臨估值調整而非全面泡沫。創業者、企業家與投資人應該思考的是,誰能在修正後留下來,成為未來10年的巨擘。
日期:2025-08-20
護理師人才荒或醫師工作時間長的問題,在AI時代可能慢慢有解方了!鴻海(2317)今年先後展示與諾貝視光科技合作的眼科AI解決方案,以及與台中榮民總醫院合作的AI 護理機器人Nurabot,不僅希望透過AI技術及早發現身體病變,也想要把護理師脫離重複性的工作,投入更重要的任務。鴻海強調,引進AI技術絕對不是要取代醫師或護理師,而是要把寶貴的醫療人力從重複性高、偏向無聊的工作中釋出,放在更重要、更需要動腦,或是人類更能處理的工作,使得醫療人力得以發揮更大價值。
日期:2025-08-19
編按:針對外界傳聞鴻海(2317)將美國俄亥俄州廠出售予軟體銀行(SoftBank),鴻海董事長劉揚偉18日出面證實,雙方確實將於當地共同推動「星際之門(StarGate)」AI資料中心計畫。他強調,這並非簡單的廠房轉手,而是長期規劃下的重要合作。劉揚偉表示,此案早在半年前便已著手準備,進展至今已具初步成果,他解釋,選擇俄亥俄州是基於多重條件考量,包含場地需求、電力供應,以及不容等待的時程壓力,「在這些綜合因素之下,我們覺得俄亥俄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地方,SoftBank也這樣認為。」他並透露,若曾在半年前造訪過當地工廠,如今再去會發現「已經不太一樣了」。至於合作模式,劉揚偉進一步說明,土地與建物將由軟銀全資持有;鴻海則與軟銀成立一家各持股50%的合資公司(JV),專責經營與資料中心設備相關的設計與製造業務。換言之,軟銀負責場地與設備投資,而鴻海則在製造領域提供技術與產能。此計畫正是今年稍早雙方宣布的合作項目。劉揚偉指出,這項合作不僅是集團全球布局的一環,也符合近年產業推動區域製造的趨勢。他透露,鴻海正積極配合電電公會協助中小企業,在海外科學園區拓展產能,並爭取在當地取得發展所需的最佳條件。除了俄亥俄州未來的AI資料中心,鴻海也將持續推動「區域製造」策略,以回應市場需求與供應鏈在地化的新挑戰。
日期:2025-08-18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本周8月22日將在懷俄明州的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發表演說,全球金融與資本市場緊盯他是否會釋出美國聯準會9月17日利率決策會議的蛛絲馬跡。
日期:2025-08-18
台股近期表現可說是最經典的「驚驚漲」格局,儘管美國對等關稅、半導體關稅議題每天都有新驚嚇,但台股指數震盪之際仍穩步向上,週一(8/18)盤中更一度觸及24434.12點。投資人在此時應該勇敢買進還是居高思危呢?
日期:2025-08-18
對於手握技術、專注研發、卻尚未跨過營收門檻的新創公司,資金就像氧氣,沒有它,再強的產品也難以問世。當銀行看的是報表、投資人關注的是估值,「沒有足夠資產也能借到五千萬元」乍聽像神話,但這樣的真實案例正在臺灣數位新創圈發生。中租控股旗下子公司選擇用未來眼光看見新興產業潛力,用資金、情報與信任支持,陪伴新創穿越資金沙漠,催生下一個臺灣獨角獸企業。
日期:2025-08-18
根據全球最大避險基金之一橋水周三 (13 日) 向美國證交會 (SEC) 提交的 13F 文件曝光,該基金在今年第二季的持股操作堪稱「大換血」,期間大舉增持輝達等科技巨頭,顯示出其對美股 AI 巨頭前景的樂觀態度,但同時也對部分科技股和此前看好的中概股進行了調整。
日期:2025-08-16
清晨時分,陽光從窗縫灑進民昇羽球館,館內傳來此起彼落的擊拍聲與歡呼聲。一位身穿紅衣、神采奕奕的長者,步伐穩健、動作俐落地揮拍回擊來球。他是林友茂,現年104歲,依然活躍於羽球場上,更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全球最年長羽球員」,他以運動與熱情活出了精彩百年,也以樂觀開朗的心態,成為「年齡只是數字」的最佳典範。
日期: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