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位銀行員之死,看出司法黑暗的一面!在監察院報告所指向的情節中,富商、調查官、法官捲入,負責追債的銀行員從無罪之身,變成有罪之人、抑鬱而終,至今仍是有罪之身,他的故事,是台灣司法最大的諷刺,卻也是雨過天青的機會。
日期:2021-02-03
2021年以來,台股從不到1萬5千點,曾一舉突破1萬6千點,不到1個月,台股就漲了將近1成。不過,1月資本市場先盛後衰,指數大幅回檔,有人認為台股從去年3月以來的長多行情已畫上句點。到底要抱股過年,還是年後再行進場?陳奕光、儲祥生兩位專家看法雖略有不同,但長線觀點殊途同歸。
日期:2021-02-03
投資要超前佈署!只要能夠早點布局新趨勢科技,潛在獲利可期,如同十幾年前的蘋果、亞馬遜,到如今的特斯拉,皆是如此。也因此,目前風起雲湧的AI黑科技正受到市場青睞,也帶動了新基金募集熱潮,其中,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基金規模已衝破百億,投資熱潮不斷,詢問熱度很高。(如下表)
日期:2021-02-03
武漢肺炎透過變種病毒傳播,持續全球發燒,截至1月底,全球確診人數飆升至1.03億人,死亡人數達222萬人,其中美國確診達2,608萬人,死亡人數達43.95萬人,遠超過二戰死傷總人數41.8萬人。
日期:2021-02-02
上半年缺船、缺櫃態勢短期未紓解,全球各航線運價漲勢凌厲,帶動航運股獲利可望再創高峰,然而,股價進入高檔震盪挑戰,該如何掌握投資機會?投資贏家在此親授後市觀察重點。
日期:2021-02-01
因營運狀況不佳,被做空機構盯上的電玩遊戲經銷商GameStop(遊戲驛站),近期在散戶們「揭竿起義」全力拉抬下,成了超級飆股,今年以來累計飆漲逾1600%,光是上周就大漲400%,讓做空機構慘遭軋空,上月虧損直逼20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被散戶大軍「割韭菜」,這些做空機構,仍未棄械投降,且整體市場走勢,也未必對散戶有利;為何乍看之下,這場散戶大獲全勝的「聖戰」,卻暗藏可能衝擊股市的隱憂?
日期:2021-02-01
20210202編按:2013年本刊曾報導,月薪3萬的娃娃車司機羅仲良,靠著算股密技3年獲利600萬;然而,2020年接連遭逢新冠肺炎疫情肆虐、3月股災,羅仲良慘虧400萬、一口氣賠掉6分之1資產。一年過去了,回頭檢視2020年投資績效,羅仲良不但弭平虧損還倒賺不少,他是怎麼做到的?
日期:2021-02-01
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張圖片(如下圖),講管理的,用的標題是——「如今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群魚吃大魚的時代」,正好用來為GME(遊戲驛站)軋空事件作為註解。
日期:2021-02-01
作者遠藤洋1987年生於埼玉縣,6年前還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目前是投資家、自由工作者,主導投資社群群組ixi。遠藤就讀東京理科大學的一個暑假,決定做一件新的事情,於是將當家教打工存下來的錢當作本金,在完全沒有知識的狀態下開始投資。結果親身體驗到「與其投資知名企業的股票,不如投資小型股」,「與其分散投資,不如集中投資」,其實才是真正的低風險、高報酬。大學畢業後,雖進入有前景的創投企業工作,但仍然決定用投資所得的資金為資本,在26歲時獨立創業。服膺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自創「1年內股價會漲3倍以上」的完全打擊公式,集中投資於小型股的風格,一年最大獲利達到600%以上,1支個股的最大投資收益1200%以上,達成了「即使只投資一支個股,也能獲取破億」的報酬。曾有聽到傳聞的資產家找上他,委託他「交付10億日圓代為資產運用」,但是他婉拒一切外部資產運用,只使用自有資金操作。以此投資經驗為基礎,目前為止指導過經營者、上市企業董事、醫生、律師、商務人士等超過一千兩百位以上的散戶投資人,許多人因而成為「成功的投資者」。他認為本金10萬以下的小資,不要學人家分散風險和買基金,那是本金百萬以上才需要的。他33歲財富自由,現在一年有200天都在旅遊,人生自由最大化。遠藤洋認為,投資就是決定「不要做」的事,其中一項,就是「不可以買知名大企業的股票」。
日期: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