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作者Ryan爸爸是一位年約40歲的高中數學老師,當初因為嚮往教職退休金制度,放棄高收入的科技業,誰知才踏入教育圈沒幾年,政府就開始推動年金改革 。憤慨之餘,突然醒悟與其擔心之後領不到退休金,不如靠自己創造,於是展開了存股投資之路。平時喜愛研究投資以及閱讀,於2022年創立IG帳號「RYAN爸爸理財誌」,分享自己的投資存股經驗、心得和理財書籍,存股邁入第16年,也曾因為不正確的投資心態而損失慘重,終於在2024年股息突破百萬元關卡,存股策略不僅領取股息,也致力於總資產的增長,朝著股息與資產增長的雙贏計畫持續前進。
日期:2025-02-13
台積電37年來首度赴美開董事會,會中核准配發2024年第四季為每股現金股息4.5元,與前一次持平,除息交易落在6月12日。另外,董事會也核准2024年員工業績奬金與酬勞(分紅)約1405億9256萬元,其中員工業績奬金約702億9,628萬元已於每季季後發放,而酬勞(分紅)約702億9628萬元,將於今年7月發放。
日期:2025-02-12
編按:最新的定期定額排行在2/11出爐,股票部分,台積電、兆豐金、玉山金仍穩居前3名寶座,ETF組則仍由00878稱霸,值得一提的是,006208首度打敗0050、0056,衝上人氣亞軍;此外,去年定期定額人數翻倍成長的00757,名次連續第2個月再度上升2名,近兩年績效已經超過160%,估計將吸引更多存股族,搶進前10名指日可待。
日期:2025-02-12
根據今周刊社群投票,有76%的人覺得期貨的風險高不敢碰,而24%則覺得掌握風險管理後有賺錢空間,一般民眾往往會把期貨視為洪水猛獸。但事實上,近來隨著川普當選後,捉摸不定的關稅政策持續引起股市大幅波動,這時利用期貨避險不失為一個好選擇。而若投資人操作技巧更好,甚至可以透過槓桿,利用小資金在一天之內賺到30%以上的獲利,可見期獲控制得宜將是個好工具,接下來我們就由這篇文章好好認識期貨並學習獲利關鍵吧!
日期:2025-02-12
在這網路爆發的時代,從大企業到中小微企業都需要透過官網頁面,達到線上行銷、售後客服、SEO搜尋排名、B2B行銷平台、Facebook社群行銷,甚至企業AI聊天互動機器人、VR場域虛擬實境與AR/3D擴增實境網站、App開發設計、資安防護服務等功能。
日期:2025-02-12
最近2年許多投資人因認定美國降息循環啟動,覺得買進長天期公債不僅有息收,還可望賺進資本利得,在市場掀起「把債券當股票買」的風潮;如今,這些投資人被網友笑稱是「債蛙」。對於被套牢的債娃,「鉅亨買基金」投資研究部門主管羅瑤庭建議,若想賺資本利得,不妨把資金轉往美國股市。
日期:2025-02-11
我們之所以覺得辛苦、社會不公平,那是因為我們站在不對等的弱位邊,如果我們今天站在不對等的強位邊,看事情的角度可能就截然不同。當一般人投資都在看幾天、幾個星期時,更具有智慧的投資高手會看長期,也許是三年或五年、又或者是十年,而更有遠見的人會直接用一個世代來規劃財富。
日期:2025-02-11
編按:錢是生活中必要且不能少的重要工具,但這項工具卻沒有使用說明書,幾乎所有人都在沒機會學習「錢是什麼」的情況下懵懂地過活。本書作者田內學原本是高盛證券資深交易員,也參與過日本銀行的利息改革,他發現,越來越多人懂得開源節流、投資理財的重要性,但如果只為自己賺錢,不懂金錢的本質、經濟和社會的運作,即使賺大錢,最終只會淪為「金錢的奴隸」。田內學透過佐久間優斗的故事,讓讀者了解金錢的本質,透過怎麼「思考錢」,決定怎樣的未來。國中生佐久間優斗,跟大多數人一樣,總是認為「有錢就能自由,沒錢萬萬不能」,談到未來志向,他長大後只想賺大錢,做年薪高的工作。有一天,在放學途中,優斗巧遇銀行職員──久能七海,七海聽說附近有棟神祕豪宅,住著一位靠投資致富的有錢人。兩人因緣際會拜訪豪宅,希望大富豪可以傳授賺大錢的祕訣。優斗總是認為「有錢就能自由,沒錢萬萬不能」,不過書中的主角:大富豪「老大」提出了三道「錢的謎團」:1.錢本身不具價值。2.錢無法解決任何問題。3.所有人都存錢是沒有意義的。
日期: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