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那個在南寮小漁村赤腳上學的孩子,完全想不到他在80歲的時候,會成為美國收入1%的富人。(編按:GOBankingRates分析社會安全局(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數據指出,要成為全美收入前1%者,年收入至少需79萬4129元,約合台幣2306萬元)
日期:2025-07-02
今年下半年,全球經濟仍須面臨美國減稅法案及關稅政策帶來的潛在風險。主打嚴選多檔基金作為標的、靈活配置於股債的組合型基金,成為投資人因應震盪、追求穩健報酬的選擇。
日期:2025-07-02
下半年市場仍籠罩在關稅與經濟放緩的陰影下,此時,股債靈活配置的平衡型基金,不失為抗震防禦的選項。本刊整理不同策略基金對下半年市況的操作思惟,並挑選十四檔跨國平衡型基金,提供投資人參考。
日期:2025-07-02
勞動基金運用局周二(7/1)公布整體勞動基金2025年截至5月底止運用規模6兆8949 億元,評價後收益數為-2919億元,收益率-4.26%。大家所關注的前5月新制勞退基金規模為4兆5549億元,收益數為-2039.1億元,收益率-4.32%,若以目前參與收益分配的新制勞退有效帳戶1292萬戶來估算,換算目前平均每位勞工帳上虧損約1.5萬元。若加計受託管理之國民年金保險基金及農民退休基金,總運用規模達7兆5011億元,截至5月底之評價後收益數為-3207.2億元,收益率為-4.31%。這筆勞退分紅何時才能領?勞退基金每年3月都會分配前1年績效收益,分紅依照勞工帳戶內金額、投保年資、月提撥金額比例分配,這筆錢勞保退休金要60歲才能開始提領!
日期:2025-07-01
編按:作者黃嘉斌曾任國內大型金控下投資事業處副總,創下傲視證券業的76.3%年報酬率,不到40歲就掙夠足以退休的財富。黃嘉斌點出,買不起聯發科(2454)、信驊(5274)這些高價股沒關係,但你得看懂台積電(2330)、大立光(3008)這些權王股王代表的賺錢指標「永遠要注意今年股王誰來當」,為什麼?黃嘉斌首度公開縱橫股市逾30年的獲利祕密!
日期:2025-07-01
編按:本書作者陳炳宏1998年投資失利,負債700萬,當時每天睜開眼,就壓力大到喘不過氣,凡事精打細算,連喝咖啡都覺得奢侈。深陷谷底的他突然醒悟:凡是不能令我至死的事物,必能使我更加強大。靠著這份體悟,他重新出發、遠赴天津創立廣告公司,不只成為頂級策略操盤手,還打造出自己的企業、團隊,整合實戰經驗,成功輔導400間以上企業。曾以策略定位,單案收費人民幣180萬元(約合台幣734萬),震撼業界,成為行業領軍人物。走過人生低潮的陳炳宏,隨著年紀增長,他不再盲目追求外在的表象,反而更重視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本質,只想活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樣子。
日期:2025-07-01
台股在經歷上半年如「雲霄飛車」般的走勢後,即使關稅戰失土已經收復,但總計仍下跌3.38%。不過台股市值型ETF卻是十分搶眼,有16檔績效打敗大盤,其中凱基優選30(00938),以及元大台灣50(0050),逆勢繳出正報酬。而日前宣布未來也可能跟進拆分的富邦台50(006208)上半年報酬為-0.92%。而財經部落客「股人阿勳」日前也對00938做出分析,他表示,2025年以來,市值型ETF的整體表現壓力不小,但在這波震盪中,00938表現相對穩定,原因在於00938整體設計邏輯,為台股ETF中,少數從「基本面+風險控制雙軌並行」的做法,這也是為什麼它不像成長股ETF那樣華麗,但在震盪中能守住不少空間。
日期:2025-07-01
今年以來新台幣強勢表現,由於預期降息、出口強勁以及季節性因素,上週五(6/27)最高衝到28.904元。不過,還有一個許多人可能都沒有注意到的原因——那就是美債出現了停損潮。
日期:2025-07-01
編按:本書作者鄭善容是韓國大型流通企業的高階主管,擁有25年企劃及銷售商品的資歷,他只知悶頭工作,反觀努力充實理財知識的妻子,光靠每個月從他的薪水中領取一部分來存錢、投資,就把資產累積到50億韓元(約合新台幣9950萬元),還在首爾擁3間公寓住宅。同時,作者從高中肄業、務農半世紀的岳父身上發現,想致富要先增加「投資支出」,他每存下一筆資金,就拿去買土地、牛隻和子女教育費,岳父現在已是罕見擁有幾十億資產(至少新台幣2千萬元)的大財主,而那些土地至今還在自動幫他賺錢。
日期: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