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經濟壓力夾擊之下,你的生活快樂嗎?人力銀行調查,加薪難、薪水低、升遷慢,成為跨世代職場三大痛點,物價上漲、存不到錢更成上班族兩大壓力來源,要想替自己增加收入,就得想辦法做到「開源」與「節流」。一名剛滿30歲的8年級生,為扛家計身兼多職,力拼5年內買房;一名47歲單身的6年級生,薪資凍漲6年,靠著斜槓當講師增加收入。
日期:2022-01-14
揮別2021、迎接嶄新的2022年,台股大盤指數不斷延續創新高氣勢、向上邁進,但投資市場上未知變數可不少,全球通貨膨脹嚴重、美聯準會將進入升息循環、停止量化寬鬆、新型態變種病再次爆發等風險,在在增加股票投資難度。不過即使最變幻莫測的疫情干擾,理工背景出身的「茶米博士」,仍能靠著精準選股,短短4個月入袋800萬,成為台股市場中少數的贏家。
日期:2022-01-14
0050所追蹤的臺灣五十指數,也只含蓋臺股股票市值的70%~80%,就算你把追蹤中型100的0051也買進並持有,企圖透過0050+0051更完整的涵蓋了台灣股票市場,但是這樣的投資組合依舊不足以構成廣泛...
日期:2022-01-14
台灣正加速扭轉低薪台灣的學者、媒體、政治人物駡台灣的低薪,足足駡了廿幾年,這兩年情勢正在逐步扭轉中。這次在桃竹苗的考察行程,在很多工業區及竹科,竹南園區看到很多徵人廣告,有些是在車子快速行駛的路上,看到來不及拍照。前天在新竹工業區,結束康普行程的路上,車子正好碰到紅燈,前方是力成的工廠,我看工廠外就貼上平均年薪17.87個月的廣告,另一邊,泓格科技也在努力徵人,所有參訪的公司都努力加薪留才,台灣過去卅年低薪的窘態,一定會出現大變化。
日期:2022-01-14
作者從小在家境貧脊的務農家庭長大,僅小學教育程度的爸媽完全不懂投資理財。在家庭背景影響下,長大後也成了不懂理財的月光族。婚後,由於先生是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財務規劃師,所以仍是對投資懵懂無知的雙寶媽。直到先生因癌末離世,支付一大筆醫療費用後,才驚覺自己口袋空空、一無所有,為了撫養小孩開始學習投資。在上完投資課程後,靠著操作美股,2個月內以1萬美元賺回1期新臺幣兩萬多元的學費。5年後,靠著股市獲利,買下人生第一間學區房(近捷運、地段佳、3房2廳含車位)。之後持續投資,目前以不到4萬美元的資金,年賺25%~30%。截至2021年11月底的報酬率截已達54.5%!
日期:2022-01-13
編按:作者1966年出生於日本京都,三流大學畢業後就職食品公司,24歲在母親資助80萬圓下開始投資股票。28歲結婚生子,35歲因妻子外遇而離婚,成為單親爸爸,從可用資產90萬(約22萬新台幣)開始,4年積存1000萬(約250萬新台幣),從此開始起起落落,經歷天堂、地獄再翻身成為2億5000萬(約6250萬新台幣)富豪的致富人生。
日期:2022-01-13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1-13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1-13
12月中,勞保局才熱鬧宣告,截至去年10月,全台參加勞工自願提繳退休金(勞退自提)的人數,達到81.8萬人,占全部提繳勞工退休金人數的11.29%,創歷年新高,顯示國人重視退休保障。但同樣是這個數字,卻也反映出,還是有88.71%的勞工,不願參加勞退自提退休金。
日期:2022-01-13
這波金融股的漲幅真的很嗆,從去年的壽險金融股(如富邦金、國泰金、開發金)、到證券金融股(元大金)、再到銀行金融股(兆豐金、合庫金)都輪流漲過一波,金融指數也噴到天際。老牛之前說過,金融股股價便宜、防禦性很高,不少存股族都爽爽買,賺到這波都非常開心。
日期:202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