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60)今年台美股市同步創新高,展望二○二五年,該如何看待高檔震盪的機會與風險,掌握致勝的獲利契機?《今周刊》針對五十一位投資機構主管與專業投資名家進行「二○二五年投資展望」大調查,結果顯示:「景氣微溫」、「利率緩降」、「川普變數」、「AI供應鏈續強」是明年投資市場的基調。
日期:2024-12-11
(今周刊1460)在AI科技狂潮的帶動下,今年台美股市創新高,展望明年,投資市場還有哪些機會與風險?《今周刊》「2025年投資展望大調查」,特別邀請51位投資機構主管與專業投資名家,就明年全球經濟、台股走勢、資產配置、個股布局深入解析,提供讀者明年投資最佳指引。
日期:2024-12-11
根據路透周二 (10 日) 報導,美超微 (Super Micro Computer) 執行長梁見後 (Charles Liang) 在紐約舉行的路透 NEXT(Reuters NEXT)會議期間表示,會在明年 2 月之前提交必要的財報,相信公司股票不會被那斯達克摘牌。儘管梁見後做出信心喊話,但截稿前美超微 (SMCI-US) 周二盤中股價仍下跌 7.14%,每股暫報 41.01 美元。
日期:2024-12-11
又到了歲末年終的時刻,你感覺今年是如飛箭般迅速一眨眼就過了,還是如龜步爬行度日如年呢?「時間」不管在物理學、心理學、哲學甚至宗教學長久一直以來都是個被高度討論的議題。「時間」在股票交易中也是一項關鍵的要素,如記錄每日漲跌力道消長變化的K線圖就是由縱軸的價格與橫軸的時間所組成。然而,大部分的交易者,主要賺取的是股價波動高低間的價差,所以關注的重點通常放在縱軸價格的變動,對橫軸時間的長短比較容易忽略,但「時間」往往是決定一筆交易賺賠的關鍵因素。
日期:2024-12-11
14家金控獲利全數出爐,前11月稅後純益5714億元創史上新高,年增率近6成。其中,單月獲利以及累計獲利、每股獲利王都是由富邦金拿下,而國泰金則是亞軍,中信金位居第三。在沒有過多呆帳存在的前提下,今年整體金控獲利將有望刷新歷史新高,打破2021年的5806億元紀錄。專家指出,今年金控表現超乎預期,明年股息表現可期,且成長動能有望挹注至明年;加上今年受惠AI題材,多家科技股也屢屢刷新獲利,對於投資人來說都是進場好時機。像是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金融電子股兩手抓,上漲行情不錯過,目前00878股價位在22.26元,年化配息率仍高達近10%。
日期:2024-12-11
受惠於通膨降溫,全球央行相繼展開降息循環,企業獲利以及景氣復甦持續,2024年全球主要股市和信用市場迄今繳出不錯的投資表現。展望2025年,健康的基本面、有利的市場技術面,以及利率逐漸下降的總經趨勢預計將持續下去。從潛在風險來看,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仍然較高,然而根據歷史經驗,大多數地緣政治事件對金融市場只會產生短暫的影響。
日期:2024-12-11
用過去的數據統計出來的數學模型,都是「後見之明」,有很多假設前提的數學模型,則是假的「先見之明」。用「過去已知」或「未來假設」的「數學模型」,怎能對「未來未知」或「不容假設」的「真實人生」提出建議呢?以下茲舉三例來說明:
日期:2024-12-10
存股頭幾年,版主也曾經訂下目標,希望盡快買齊500張、800張金融股或高息型ETF,盼著能依靠股利盡早離開職場;事實上,這個目標也沒有錯,只是速度慢了點。隨著投資經驗的累積,版主發現,如果年紀尚輕、離退休還需要十幾二十年,資產成長才是重點,股利多寡僅是次要,畢竟年輕時還有工作收入,不急著追求被動現金流。
日期:2024-12-10
今周刊編按:順藥(6535)因新藥解盲結果市場不買單,股價出現六根跌停走勢後,在大股東晟德(4123)宣布砸錢救股下,今(10)日早盤以180元開低走高,盤中一度亮燈漲停,漲至212元,終結「連六跌停」,終場收在208元。
日期:2024-12-10
今年3月的時候,股票市值只有1270多萬,但經過9個月,股票市值已經增長到1810萬。雖然原本設定的目標是今年內達到2000萬市值,但今年已經快結束了,我想應該是無法完成了,不過,從2023年1月400多萬的市值開始,到現在的1800多萬,扣掉利息後還能產生150多萬的正現金流,其實對我來說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了。
日期: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