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物價持續飆漲,通貨膨脹的情況幾乎失控,進而直接影響經濟成長,連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都下修2022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對此,美國聯準會(Fed)有意再度升息2碼,以對抗日益嚴重的通膨。有「華爾街狼王」之稱的著名投資人Carl Icahn指出,通膨飆升成為經濟的主要威脅,更不確定聯準會決策是否能順利「軟著陸」(soft landing),且俄烏戰爭只會為該前景增加更多不確定性。
日期:2022-03-23
由台北金融基金會主辦,彭博與今周刊合辦的「第25屆傑出基金金鑽獎」頒獎典禮,今(23)日正式登場,由安聯投信與野村投信成為最大贏家。會中關注ESG與勞退自選開放議題,期許政府能開放勞退自選,讓共同基金長久。
日期:2022-03-23
作者小車是一位文科出身的七年級平凡上班族,存股資歷9年。用獨創的「金融股543規律」及持股配置,買在低點、迅速累積股票張數,4年內讓資產成長近40%!
日期:2022-03-23
資產股是指擁有價值不斐不動產,導致公司內在價值遠遠高於目前市值的股票。這類股票受到老一輩投資人以及保守型存股族的喜愛。我們趁著台肥公布2021年財報與今年配息之際,來好好探討資產股的一些盲點與投資訣竅。
日期:2022-03-23
受到通膨肆虐、俄烏交火拖累,去年重挫的香港股市,今年持續弱勢演出。加上在美上市的中資股、在港上市的中資房企股也哀鴻遍野,即使出現一波反彈,也恐是「死貓跳」。
日期:2022-03-23
通膨是投資市場的當前大敵,而聯準會打算用積極升息的手段壓抑通膨,又為市場投下變數。如何應變?二○二二年新科金鑽獎贏家團隊,分享他們的心法策略。
日期:2022-03-23
最近台股吹起減資風,如長榮、國巨等人氣股都開始減資;而資本市場對於減資的評價也好壞參半,讓許多投資新手如同霧裡看花。認為減資是利多的,不外乎EPS(每股盈餘)變高、保留現金及避稅(退回股本免課稅);而認為減資不利股東的,最大原因就是:雖然股價變高了、但是手中股票變少了。而股價是浮動的、但股數卻是自己真金白銀買回來的,萬一股價不繼續上漲,不就等於虧錢了嗎?更讓人茫然的是:即便許多投資機構或財經媒體都跳出來說「減資有好處!」,但看這幾天長榮及國巨的股價走勢,資本市場卻似乎不領情。那,到底該如何看待減資這回事呢?
日期:2022-03-23
「聯準會撤出刺激政策的速度明顯太慢……,它們直到現在才意識到這一點。」說話的,是法盛漢瑞斯合夥人、投資長兼基金經理人大衛.赫羅(David Herro)。
日期:2022-03-23
海外上市的中概股,曾是創造財富與青年就業的聚寶盆,如今卻淪為落水狗,搞到財富縮水、失業大增,北京政府到底在想什麼?
日期:2022-03-23